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山西长治市委和长治市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三个代表”中,大胆实施全方位的“自逼机制”,激发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章认为,“自逼机制”政策体系所呈现的人关怀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扩充与完善都不应偏废这一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借符号矩阵理论切入《锻炼锻炼》,找寻作品在人物关系、语言及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症候,进一步追问作家何以放弃单纯透明的艺术风格,而转向与作家一贯倡导的为农民写、让农民看得懂的写作动机相左的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赵树理研究受拘于意识形态或情感取向的限制,政治化、平面化、简单化的现象相当普遍。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从学理的角度展开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笔者认为,揭示赵树理文学话语的独特性,应从作为作家的赵树理所拥有的独特的艺术体验图式开始。从赵树理的成长环境人手,分析民间艺术、乡村情结与他的艺术体验图式生成的关系,进而可展示这种艺术体验图式在其艺术活动中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文学话语的独特性,源于多种文学话语的熏染和积淀而成的艺术体验图式。在研究赵树理文学话语的承传谱系的同时,从官方和民间、雅和俗的互动与转化中分析赵树理文学话语"内庄外俗",介乎服务于正典意识形态历史化叙事的正典文学同以戏拟反讽为主要修辞手段,以解构、颠覆正统和既存秩序为能事的"狂欢化"文学之间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参照诸家论述,在把握刘勰《文心雕龙》独特话语方式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语境,逐层辨析了“风”、“骨”、“风骨”、“辞”、“采”各自的内涵、相互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它们借“气”与写作主体生命发生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赵树理及其文学话语无疑是独特的.赵树理文学话语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讲述"姿态、"讲述"内容、"讲述"方式等方面.这种"讲述",是他以善为本的文化人格衍生的道义焦虑支配下的泛道德化行为.换言之,独特的文化人格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论和西方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传统文论中的“兴”在作家的创作体验形成中的审美机制作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托宗白华的《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扼要分析了其解读中国传统美学事实的基本思路、关键词———空间意识、节奏、基本方法以及独特的言说方式,并展开有限的讨论,指出其美学研究范式在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符号矩阵理论切入<锻炼锻炼>,找寻作品在人物关系、语言及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症候,进一步追问作家何以放弃单纯透明的艺术风格,而转向与作家一贯倡导的为农民写、让农民看得懂的写作动机相左的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10.
宋谋瑒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山西文学批评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那充满政治伦理激情的文学批评理念、立场和方式有一个较为复杂的建构过程,这从其身世、时代、“为人”、“为学”、“为文”等视域及视域间错杂的关系可以寻得解释.如此一来,其批评话语作为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或一类人文学批评颇具代表性的个案的优长与局限也一并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