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从挖掘《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为前人忽视而又极富暗示意义的一个 关键性细节入手,剖析女主人公本我、自我与超我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力图揭示这篇小说女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相似文献   
2.
议程设置是媒体形塑民意的重要方式,理解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理解媒体、政治精英、受众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电影《摇摆狗》作为分析解读的对象,探讨了媒体对"拟态环境"的塑造过程以及政治精英通过媒体来操纵民意的过程,以提醒当代受众应该采取审慎的批判的眼光来接触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以李劫人为个案来反思“三十年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流派构架所存在的缺失。同时,也试图以“川西作家群”的表述方式来打破李劼人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及其中国境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是在弗洛伊德、荣格心理学理论及德里达学说影响下,在西方盛行自白派诗歌创作的学氛围中产生的。中国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是以“身体写作”为重要理论源泉,并与西方女性主义学理论、英美自白派诗歌、中国当下社会化与学现实及作家个人生命体验、中国学传统中的某些特质亲密融合而产生的,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气质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传播和接受这一话语事件显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外文化文学交流新型模式“华魂洋才”的萌生。这种模式与“中体西用”迥然不同,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及毛泽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对今天的中外文化文学交流仍富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尘埃落定》中傻子身上兼有几种文化背景,儒家文化是傻子智慧的重要源泉之一。然而也正是这种多文化背景,使得傻子的智慧遭受误读,傻子的身份、命运、权力悲剧体现出作者深刻的创作心理矛盾。  相似文献   
7.
阎连科的《丁庄梦》是中国第一部描写艾滋病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以中原地区曾经发生的艾滋病蔓延为背景,叙述了当人类被突然抛入自己制造的灾难时,他们形形色色的人性大爆发。本文结合其具体文本,从丁庄人卖血时的疯狂及热病爆发后的苦苦挣扎两方面入手,力图揭示人性之舞在文明失范的条件下是如何裂变,又是如何经受考验从而保持自己美好的一面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学说被借鉴到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所造成的局限和负面影响,引入西方认知心理学的另一分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对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加以剖析,强调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世界性因素”,提请研究者特别关注研究界的两个学术弱视区以促进中国比较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汪洋  程丽蓉 《东南传播》2012,(8):118-119
《北京爱情故事》通过悉心构建社会性文本,使得众多观众能够从句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以工具理性迷惘,价值理性迷惘和转型期社会价值观的认同迷惘为基础,构建了都市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但是,主创团队作为成功后的青年群体并没有更多的关注未成功群体的利益诉求,而是忙于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因而并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群体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产业的联姻使大众成为了阐释经典的主体之一,获得话语权的大众集团与精英群体在文学产业化语境中的差异性诉求却正好将经典推向了"分众化"的发展方向.但在产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分众化必然暴露出诸如分众间的隔闽以及批评家缺席等一些不利于经典发展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