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长的年代     
在生活的征途上,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就如电车站上等车那般不顺心,不走运! 家里从小对我的教育,是准备我在一个文明、富足的环境中生活。我自小被教育不可叉开脚坐,让我学钢琴、学英文(那个时代,我们初中学的是俄语,妈妈坚持替我辅导英文),欣赏世界名曲……但待我长大后却被告知这些是必须抛弃的。那个时代,富裕、舒适和礼貌、温馨都是有毒的,我必须放弃它;但我无论如何无法装出自己喜欢乡下马桶而不喜欢家里的抽水马桶。  相似文献   
2.
与新建的社区住宅群相比,老虎灶显得那样寒怆和蓬头垢面,但那在上海街头巷尾三步一家五步一间的老虎灶,在家门和它之间,早已印满几代上海人童年的足迹——抱着一只热水瓶,递上一只竹牌子:“爷叔。泡二壶开水!”  相似文献   
3.
要说上海女人的经典形象,十有八九就是斜襟上插着一方麻纱绢头、手执一把檀香扇的旗袍女士.上海女人就是这样,在历史板块的碰撞下,在传统与现代间,东方与西方间,约束与开放间,规范与出位间,一身款款旗袍,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亮点,迂回展现;那婀娜的旗袍身影,弥漫着浓郁的上海百年时尚风情,成为注入西方元素的东方文化最感性的写照,升华为今天全球女性华人最经典的民族华服.  相似文献   
4.
5.
6.
"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是准足。标准分量,银货两旋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再氽点米加在米斗上,  相似文献   
7.
从来不在章中写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于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  相似文献   
8.
上海有座白宫,曾做过白崇禧公馆,香港也有座白宫,是以法国凡尔赛宫作参考而建,颇有宫廷气派,位于香港富豪名人集居的浅水湾.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认为,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中国人的传统则认为,婚姻是两个家族且牵涉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样大的事必须要找一位绝对有诚信和权威的第三方来监理,那就是媒人了。  相似文献   
10.
程乃珊 《新读写》2009,(7):91-91
从来不在文章中写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