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3.
本文通过对一堂演示型多媒体音乐教学课的分析和点评,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收藏夹是保存和整理常用站点的最得力助手。收藏夹的好坏虽然对系统的速度和稳定性无关紧要.但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好它.就可以让网上冲浪更加快捷方便。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些使用收藏夹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程书丽 《现代教学》2002,(12):40-41
教学理念传统的接受型教育模式把学生当成接受信息的机器,追求知识的储有量,造成学生单一、封闭的思维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了能真正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型思维的人才,我们在信息科技学科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开放型教学以及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在开放式学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调研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了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与方法,希望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或知识主题)的整合,另一层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有基于“情境创设”的学习模式,基于“应用软件”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专题网站”的学习模式等。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实现整合的关键是培训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静态学习资源环境如图书馆、资料中心之外,人们还迫切需要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更加开放的资源环境。因此如何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支持,是推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学习圈是没有固定的地点或时间的虚拟社区。我们所居住和生活的这个社会,有形无形或有意识无意识或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形式多样内容不一的圈子,譬如同学会、老乡会等。随着信息网络的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圈也在不断的演变,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员利用互联网,逐渐形成了“网上学习圈”。本课题以社区居民网上学习圈的构建与应用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信息技术进社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是提升教育内涵的有效途径,校本研修的实效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近年来,闸北区以切实推进区域课改为目标,着眼于区域学校的均衡发展,以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基于校本的以研促训、训中有研的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为满足中小幼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求,自2006年,闸北区以"聚焦教师、发展教师"为核心目标,推进"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