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教育》作为江苏基础教育的主流媒体,在2009年办刊机制不断创新,策划水平更富创意,风格特色更加鲜明,服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师生发展的功能有了新的突破.刊物的品位和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每当做着校对工作或一说到校对,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上世纪80年代初华君武先生的一幅漫画:桌面上半碗米饭和一双筷子,碗旁一堆小砂粒。标题是《四两米饭二两砂——有感于某些书报刊》。几笔勾勒的画面和隽永幽默的标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时警策自己要做好编校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7年第9期《江苏教育(教育管理)》是以"教育家办学"为话题的特辑。它集中反映了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的研讨成果,是编  相似文献   
4.
读文札记     
说起编辑工作,自然就会想到编辑的文字功底,而辨伪识真,匡谬纠错则是编辑文字功底的应有之义。这功底不是多读几本书、多了解一些理论就能解决的。因为编辑工作说到底是一种经验的、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固然受制于编辑的理论视野和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编辑的实践根基、经验积累以及在实践磨砺中获得的灵气、智慧和职业敏感。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月中旬,国家教委直属高校1992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利用这个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他就“八五”期间中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和改革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是教育战线的嫡系部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请问,“八五”期间怎样使中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和改革上一个新的台阶? 答:“七五”期间中师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一个好的势头。“八五”期间我们要踔厉风发,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人们翘首以待的《江苏教育》职教版终于出版发行了,职教版创刊号与读者见面,标志全省职业教育有了宣传的主阵地,《江苏教育》又多了一个子刊。这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江苏教育宣传发展壮大的重要成果,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2007年第10期《江苏教育》(管理版)刊发的《蠡园中学:一所非名校的拔节故事》,是2007年最好的学校典型报道之一。蠡园中学地处无锡市城乡结合部,除了坐落于湖光山色之中,没有生源优势,没有师  相似文献   
8.
三、怎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消息? 消息这种新闻作品,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经久打磨,一经发表,也不可能像优秀歌曲那样,可以被人们反复传唱,除了研究者和特殊的需要.普通读者一遍读过.恐怕很难再去翻看第二遍。然而,消息毕竟是有品级的,其主题意义有轻有重,其整体质量也有高下文野之分。现在从国家到地方,新闻设奖很多,获奖作品结集出版的也不少。细品那些评奖要求和获奖作品,包括消息在内的新闻作品,是否优秀,是否上品,是有一定要求的,虽然难于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大致可以从炼意、达意、效果诸方面加以考察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月十八日,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在南京接受本刊总编辑和记者的采访,就“八五”期间中等师范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强调师范学校教师的言行应当体现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何东昌同志在谈到中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时,着重谈了中师教育学的改革。他说,教育学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前人和外国的经验,特别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发挥社会主义教育的长处和优  相似文献   
10.
除了策划、采写,编辑工作的实质性操作主要还有审选稿件,修改润色,制作标题,组合编排。选、改、编看似容易,实则有要求、有方法、有学问。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师范教育》创办不久,经我手编过一篇论述杨贤江对我国师范教育贡献的文章,杨贤江被誉为我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家。编稿时自以为还是认真用心的。谁知文章刊出后,作者立即给我写信,对编校工作提出批评,主要内容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