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声乐是以歌唱为主要手段来表达人们内在的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的一种表演艺术,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的必备修养。然而,怎样才能学好它,对于初学者来说,确是一个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一般认为,要学好声乐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嗓音条件、优秀的音乐感觉及经过严格科学的声音训练,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娴熟的歌唱技巧。诚然,这种观点是普遍的,被人们共认为正确的。但是,声乐演唱不仅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同时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生理与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切  相似文献   
2.
道情是道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并在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戏曲剧种。就其音乐来讲,它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唱腔板式基本为板腔体,间或使用一些曲牌,音乐组织体系是以板腔体为主的“混合体”形式。在板腔程式上,可分为[铜器垛]、[慢板]、[流水]、[紧打慢唱  相似文献   
3.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其教学方向是为中等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其教学性质是“师范性”。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声乐教学历来是其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决定着高师声乐课的教学与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声乐课的教学截然不同,两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沿袭着音乐院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音乐院校“看齐”的状况,致使高师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是一种说唱形式。它以曲折奇异的叙事和纯朴生动、风趣幽默的词语来揭露鞭挞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善良正直寄予同情和沤歌。《聊斋俚曲》不同于《聊斋志异》,它是献给劳动人民的,是以通俗的白话、民间喜闻乐见的俚巷俗曲和小调,以“使街街里巷之中,见者歌而闻者亦泣”的故事盛行于世。戏曲史家周贻白先生对蒲松龄的聊斋俚曲给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认为蒲松龄俚曲的出现,是对“北方一带流行的戈阳腔衍变而来的其他声腔”以极大的冲击,还认为蒲松龄“虽然不是专事戏剧创作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却开拓了清…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健体、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始终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美育能完善其人格。席勒强调:“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从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道德的状态,审美是达到精神解决和实现完美人生的先决条件。”孔子则认为美育是造就‘仁人君子”的必要途径,他把美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对其它学科的教学起辅助作用,又能在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高师音乐专业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使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在“师范性”的办学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其改革还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育本体,还缺乏与社会及基础音乐教育之需要与发展的紧密结合,其教育教学依然存在着与基础音乐教育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即通过对导致这种现状之原因的探讨,谈谈笔者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呼吸是人类的一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自然的生理本能,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运动,也是人们进行歌唱的动力源泉。 艺术歌唱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好纯正的声音、娴熟的技能技巧、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艺术修养之上的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歌唱。 在艺术歌唱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气息控制是其最重要的因素。而良好的气息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