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负暄闲语》是晚清重臣周馥,为指导后代成长,写的一部家训类著作,其中含有丰富的治生思想。他要求子孙后代不仅要勇于治生,还要生财有道、勤俭节约,平时应乐善好施,周济孤寡,他的治生思想对后代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亳文化是一个特点鲜明、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的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下,孕育、诞生并不断成长、壮大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她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创新、包容、现实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皖北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深入开展亳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亳州历史遗存丰富,但是由于建市较晚、且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对于地域文化(亳文化)的研究、传播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很有限。提升"亳文化"的影响力,可以从树立学术研究的权威性、推出文化交流品牌和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亳州志》作为亳州珍贵的地方文献,尤其是"艺文志"部分保存了许多与曹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传记、历史遗迹和文学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中有些内容,可以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对研究曹氏家族及相关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亳州旧志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当地教育的碑刻文献,其中部分文字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的创始、修葺、改建等情况,通过这些碑刻文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规制也较为完备,形成了由学宫、文庙、书院等组成的庞大官学建筑群,这对深入探讨当地教育和城市变迁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亳州城池由于年久失修,加之依涡河而建,常受洪水冲刷,时常坍塌,毁坏较为严重。当时该州主要通过请求上级拨款或倡导民间捐资,对城墙、城壕及其护城圩等方面,进行扩建、修葺、加固,以便巩固提升州城御暴卫民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亳州旧志中收录了许多有关当地的历代碑刻文献,这些碑刻文字详细记载了当地的古迹、教育、河渠及历史人物等内容,价值之高,不言而喻。有些碑刻已不存在,依这些旧志才得以保存下来。有必要对这些碑刻文献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8.
《负暄闲语》是晚清重臣周馥,为指导后代成长,写的一部家训类著作,其中含有丰富的治生思想。他要求子孙后代不仅要勇于治生,还要生财有道、勤俭节约,平时应乐善好施,周济孤寡,他的治生思想对后代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后生治学门径的著作,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古籍,探求学术渊源都有指导价值。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探讨《书目答问》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以及对后世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亳州城区周围及城内建有很多私家园林,与其他地区的古代园林相比,在造园选材、园中植物以及筑园风格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些园林的兴衰变迁,折射出亳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对考察当地社会变迁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