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般大学把职业生涯培训放在大四,这与当前及今后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很不适应。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与培训应从大一开始,是持续四年的全程陪伴。本文认为,将职业培训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既是充分实现就业创业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就业率的提出作为一种导向,检测并触动了高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联动与改革。高校应从更积极的角度出发,以就业率为导向来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办学水平,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就业率导向的功能及其思维转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而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与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相似文献   
4.
德性的养成既要由外而内,也要由内而外,是内外互化的过程。内外互化的道德教育是体验、移情、理解和反思诸环节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岗位体验是增强道德教育有效性又一新的方式,积极寻找勤工助学岗位育人,不仅对解决学生经济来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培养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的发展,关键是政策;政策的意图,关键是领导;领导的作为,关键是素质.而自我认识的高低,又决定着校长素质与领导力的高低.正确认识自我既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发挥个人能力和作用的前提,校长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在当前的社会认知背景下,自我认识素质在未来的学校领导中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当代的校长需要对自我,同时也包括对当前瞬息万变的组织内外部环境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知,才能保证学校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地市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地缘优势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市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探索学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以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并从服务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三个方面作出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7.
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两大难题是资金与人才,因而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大都比较薄弱。“地方”二字既反映了地方院校的劣势,也是地方院校的优势所在,要避免由于条件的异化而导致学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诸如教育行政化、追求“高、大、全”等不良现象。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只有把握区域需要,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才能生存壮大。一是融入地市,争取地方更多的支持;二是转变“官念”,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三是育才、聚才、用才并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学新模式在“两课”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两课”教学大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尚未形成主体性教育的主流思想,这是制约“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章从主体性教育理论出发,研究其在“两课”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对实施过程和利弊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萨提亚倡导的“一致性沟通”模式是关注“自我、他人与情境”三方面和谐互动的模式。青少年问题大多源自困扰的人际关系,要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和谐共融的情感位置,需要有一个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和高自我价值感,而这需要在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中获得。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团体辅导,注重人际互动的演练情境,着眼于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寻求“一致性沟通”学习,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程肇基 《江西教育》2012,(13):30-31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下最严峻的现实.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体制、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就业观念,甚至包括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