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六朝文学研究中,主流文体由赋向诗的转变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通过对题材与体裁、时代文风变易之关系的辨析,论述了山水题材在六朝时期由赋入诗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赋体对于早期山水诗在结构、用字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中辞藻繁缛、结构程式化等现象的成因也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书·五行志》是一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史志文献,对于我们了解汉人灾异观念,特别是了解西汉《洪范》五行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该志体例繁乱,内容颇涉荒诞,因此素称难读,而中华版《汉书》在该志的标点、分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汉书·五行志》的体例研究为基础,指出中华版《汉书·五行志》标点、分段不妥之处若干种,以及今本《五行志》中疑似存在的讹误、衍文数处,对《五行志》的某些内在体例也作了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文选>李善注的特色之一,是广泛征引唐前古籍解释字句典故,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已亡佚的<韩诗>,因此,<文选>李善注成为我们了解<韩诗>面貌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自宋代以来<文选>迭经翻刻,异文丛出,这又给我们认识<韩诗>带来了不少障碍.由于<韩诗>原本今不存,仅凭李善注中征引的片言只字,对于这些异文很难做出判断.本文通过梳理<文选>李善注征引<诗经>的体例,辨明其选择征引<毛诗>或<韩诗>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的异文置入整个李善注的体例背景中去考虑,从而对于前人尚未辨清的一些异文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关于蜀石经《孟子》刊刻者的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未能达成共识。根据有关资料证明,刊刻蜀石经《孟子》实始自席贡,成于彭?,而宣和末年席益入官成都,见石经刻成,乃刻石为之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所征引的那句"伪蜀时刻六经于石而独无《孟子》,经为未备",正是出于席益的这篇记文之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坛巨擘巴金先生一生创作了几十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激流三部曲》无疑是这众多作品中的一颗恒星。作为先生早期的作品,它充满了批判、揭露、理想和希望,也正是因此,先生才将它冠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