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诗言志,歌咏音,声依咏,律和声。”——《尚书)。 文学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姊妹,尽管它们各具形态,但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把握两者相通之处,针对学生特点,注重学科间的沟通与渗透,就能在融会贯通中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诗经》与《圣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有许多可比之处。其中的爱情诗,更是远古时代人类最淳朴、率真、美好情感的流露,对后世文化思想、爱情观念、文学艺术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比较,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在抒发爱情这份至纯至美情感上,东西方文化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误区,严重地影响了艺术职业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格局。事实上通识教育在艺术职业教育中的隐性作用不容忽视,它与艺术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和潜质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时代、社会呼唤高素质的艺术类综合性的人才,而要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就应还通识教育在艺术职业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新教学大纲突出了语文教学在立足学生发展 ,塑造人格上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把学生塑造成既有真才实学 ,又具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 ,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那么 ,如何利用语文教学 ,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 ,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 ,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作者简介 ,进行人格魅力熏陶。 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心理上极想张扬个性 ,摆脱束缚 ,也特别容易崇拜名人。他们渴望了解这些名人、伟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