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木质素灰分测定的方法,对高沸溶剂(HBS)法提取的木质素灰分与吉林独山子公司提供的木质素磺酸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HBS木质素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1,4—丁二醇水溶液的高沸醇溶剂法,从松木、杉木、稻草等原料制备纤维素与木质素。使用上述材料,在70%—90%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催化荆、并在190℃-220℃条件下蒸煮1—3小时的方法制得纤维素和木质素。高沸醇法制得的纤维素可用于造纸,纤维素的聚合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不溶于水的高沸醇(HBS)木质素则可以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HBs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回收的高沸醇溶剂,可作为制浆溶剂循环使用。高沸醇溶剂法是一种适用于从木材、草木秸秆类原料剞备纤维素与木质素,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沸醇木质素甲氧基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木质素产品,元素组成及官能团含量是不同的。高沸醇溶剂法制备得到的高沸醇(HBS)木质素与传统木质素相比,其理化性质有很大不同,元素及官能团也有很大差别。甲氧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从测定HBS木质素的甲氧基含量可知,其值较磨木木质素小,但高于木质素磺酸钙。说明与传统木质素相比,HBS木质素的官能团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造纸方法主要是亚硫酸盐或碱煮法制浆,用高沸醇溶剂制浆在国内外还没有产业化,研究论也很少。为了能够满足高沸醇溶剂法制浆中试要求,必须进行有关热量计算。本通过丁二醇的比热估算,利用实验室相关数据,算出反应需热量,求得换热器面积。为中试提供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5.
硫酸法测定花生壳中木质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硫酸法(即KLASON法)分析花生壳中木质素的含量.并探讨了酸的浓度、酸作用时间及温度、酸作用后的处理条件等测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沸醇木质素残留糖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与直接滴定法测定高沸醇木质素中残留糖分的含量。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测试已知残留糖含量的木质素磺酸钙试样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所测得的同类高沸醇木质素中的含糖量基本相同。不同高沸醇木质素的含糖量分别为:松木木质素5.47%、杉木木质素4.10%、稻草木质素5.12%、芒秆木质素6.68%、花生壳木质素6.81%、麦秆木质素4.78%、毛竹木质素4.73%。  相似文献   
7.
利用木质素灰分测定的方法,对高沸溶剂(HBS)法提取的木质素灰分与吉林独山子公司提供的木质素磺酸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HBS木质素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1,4—丁二醇水溶液为溶剂的高沸醇溶剂法,从稻草中制备纤维素与木质素。在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助剂、并在190℃—220℃条件下蒸煮1—3小时的方法制得纸浆和木质素。制得的纸浆可用于造纸。不溶于水的高沸醇(HBS)木质素则可以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HBS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回收的高沸醇溶剂,可作为制浆溶剂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
高沸醇溶剂法制备纤维素和木质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丁二醇水溶液的高沸醇溶剂法,从松木、杉木、稻草等原料制备纤维素与木质素.使用上述材料,在70%~90%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催化剂、并在190℃~220℃条件下蒸煮1~3小时的方法制得纤维素和木质素.高沸醇法制得的纤维素可用于造纸,纤维素的聚合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不溶于水的高沸醇(HBS)木质素则可以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HBS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回收的高沸醇溶剂,可作为制浆溶剂循环使用.高沸醇溶剂法是一种适用于从木材、草木秸秆类原料制备纤维素与木质素,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硫酸法测定花生壳中木质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硫酸法(即KLASON法)分析花生壳中木质素的含量。并探讨了酸的浓度、酸作用时问及温度、酸作用后的处理条件等测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