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新工科"视角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是理工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两大要素。同时,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写作类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认知水平,涵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伦理道德水平和塑造学生科学精神等多种功能。在"新工科"视角下,以"工程师"为主题的通识写作课探索了借助通识写作课实现隐性课程思政的方式,展现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设计面向理工类本科生的通识写作课教学方法与成效,并为未来相关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辩论赛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培养的方式,近年来在大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人际互补理论,本文从分层教学的显隐性分层视角,分析了小班课堂中辩论赛的不同分组策略对学生辩论效果评价的影响。8个平行课堂127位同学的问卷分析结果表明,显性分层中的同质性优势分组模式和隐性分层中的异质性互补分组模式均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在团队的辩论效果的评价。研究结果为后续辩论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71位高管人员进行模拟试验,从相似吸引与近因效应2个角度探究了评价者的目标导向以及团队成绩对被评价者的目标导向与其得到的同级绩效评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越具备绩效型目标导向的个体越容易受到相似性吸引机制的影响,在同级间绩效评价时对同是绩效型目标导向的被评价者给予更高的评价;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当团队最近绩效越高时,绩效型目标导向的被评价者会获得越高的同级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