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高师院校要克服教育实习存在的种种弊端,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是优化实习指导教师配置,强化校内模拟实习训练;二是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校的互惠双赢;三是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注重实习生的心理健康;四是搞好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五是完善教育实习成绩考核制度,促进实习活动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它是在人类动因的各种机制中具有核心地位,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础。班杜拉1977年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生能有效地对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强化、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学习成就水平。托马斯.约翰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与成就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也有不同的文化基础和特点.学生评价应该由"一元"转向"多元",注重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功能等方面体现多元化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内由教室中师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基本系统,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它以异质学习小组为本形式,强调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可以改善课堂生态的结构,强化其育人的基本功能,更好的完成其育人作用.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消除弊端,加强课堂生态的管理,构建和谐健康的生态化课堂。本文从提高课堂文化品位、形成创新实践的课堂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以生为本的自主课堂、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管理生态化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师培训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克服当今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审视和思考,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二是专业知识培训与教学技能培训相结合;三是基地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四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五是专家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六是整体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日益显现出其在教学中的巨大优越性。但是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正确处理好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其他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与教师、学生学习、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走出误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以学生的思维暴露为前提的,是在思维的暴露过程中得到锤炼和提高的.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暴露学生思维的策略和注意的问题:一是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构建思维暴露的适宜环境;二是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暴露的适度空间;三是要加强生生的交往互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暴露的展现机会;四是要注重不断地启发诱导,为学生保证思维暴露的正确方向.从而在思维暴露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合作互动、创新生成的生态化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角色是多重的,教师必须成功地扮演各种不  相似文献   
10.
1.大力开展自我反思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它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实际的问题。当教师比较仔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