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青少年中呈现出漠视生命等现象,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无情的挑战。重视生命关怀教育,不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生命教育滞后,导致青少年中非正常死亡呈上升的趋势。因此,探讨生命关怀教育的科学模式,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我国当代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政治、经济、教育全球一体化的崭新世纪。中西方各国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模式,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当代要大力弘扬“八荣八耻”的精神,树立科学、和谐的德育发展观,加强中西方德育教育的比较研究势在必行。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伟大举措。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重大的理论创新。公平正义作为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在中华民族意识之中,是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寻公平正义的历史溯源.赋予科学和谐的时代内涵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专才、通才和复合型人才驰骋的崭新世纪。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人才的培养教育中,将道德实践贯穿干学校德育模式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佳绩。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重道德认识,轻道德行为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开创高校道德实践课的新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为建立科学和谐的德育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中的显赫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就延安精神的崇高地位,理论内涵,实践特色,时代跨越诸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教育发展史中,教师被寓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实践中民主和谐的师德观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更要求我们深入探索传统师德的精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换,融入当代师德修养之中,与时俱进,开创当代科学、民主、和谐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