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具有模糊性虽然鲜明的人物形象要求人物具有鲜明的外貌表现,但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的外貌描写非同摄影,却排斥“具体”、“鲜明”、“确定”的语言。康德说:“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康德传》115页)。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用具体确定的语言进行具体明晰的外貌描写,  相似文献   
2.
3.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暴露出信用评级业自身发展问题重重,大数据时代信用评级业面临着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要实现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把握未来信用评级业方向,可行路径在于信用评级业与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要达到融合发展的合意结果,互联网平台要着力推动信用大数据标准化应用;信用评级机构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好隐私保护与大数据利用.  相似文献   
4.
比喻修辞格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构成比喻修辞格的本体和喻体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盲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美学》),以喻体的形象特征来加强本体形象的“可感性”;  相似文献   
5.
章向东 《考试周刊》2010,(39):64-64
教学是教和学,学是主,教是为学。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解为"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这种理论视学生为容器,教学是把知识往容器里注入,忽视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新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 )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地位 ,强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构建中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框架。一、重视古代作品的诵读 ,汲取中华古典文学深厚底蕴中的丰富营养 ,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美和声情并茂的韵律美。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 ,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涌现了以屈原…  相似文献   
7.
写人的记叙文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鉴赏中,每读一篇作品,总得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因为它在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总之,文眼是关顾前后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能读懂、读透文章的标志。抓住文眼,就能提挈全文,统领全篇。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提炼标题法文眼有时就在标题中,弄清标题,往往就能抓住文眼。例如高考试题《话说知音》的侧重点,标题上就暗示应是“话说”二字,而非“知音”,换句话,从“话说”来,文章的重点部分应是对有关知音传说的评论或见…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介于说明文与散文之间的文艺小品。它具有主题多意性、结构松散性、内容发散性的特点。这类文章已拆除文体栅栏 ,消除文体障碍 ,使人首先感受到其文质的优美。它笔底含情涉笔成趣 ,浓缩了传统文化的强烈信息 ,渗透出浓烈的审美感召力。它娓娓道来而文风飘逸 ,广泛引征而古色古香。一方面表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另一方面展示其凭一颗淡泊之心热爱生活的人格形象。朗读文章 ,须感受其情感美 ,领悟其文化美。阅读建议 :与《杜鹃枝上杜鹃啼》比较阅读体会文章主题多意性的特色跨越文体 追求多元@章向东  相似文献   
10.
恋爱与读书     
本来读书与恋爱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由于恋爱的感受应该人人都有 ,而且往往非常深切 ,所以我国古人善于把各种需要体会感悟的情感境遇与恋爱相关联。屈原为了说明自己对楚王之忠 ,以香草自喻而希望作为“美人”的楚怀王理解自己 ,但终没有感动这位薄情寡义之人。这是恋爱与政治的“联姻”。而把做学问与恋爱联系起来的例子 ,最著名的当数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