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阿基米德     
“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这句豪言壮语出自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之口.阿基米德并非信口雌黄,他曾经仅借助一组滑轮,轻而易举地将一艘有三根桅杆的大货船拉到岸边.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年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古拉,他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门徒学习,对欧几里得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阿基米德留下的数学著作不下十种,如《论球与圆柱》、《圆的度量》、《论螺线》等,其中许多地方蕴含了阿基米德研究问题的独特思想方法.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予很高的评价,常把他和牛顿、高斯并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冯康     
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人们经常听到数学家们提到一个名字:冯康,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中国近代数学能超越西方或与之并驾齐驱的有三个:一个是陈省身在示性类方  相似文献   
4.
走近斯坦福     
相信每位同学都听说过硅谷,它被称为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可是你知道吗?硅谷中竟有3/4的高级主管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这让我们不得不对斯坦福大学感兴趣.斯坦福大学是美国  相似文献   
5.
外尔     
外尔是20世纪蜚声世界的数学家,他1885年11月生于德国,1955年卒于瑞士苏黎世.虽然外尔已逝世50年,但他的数学思想仍影响着国际数学界.外尔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闭塞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他的求知欲.外尔在中学时已读过哲学家I.康德的《纯粹理性批断》,而且这本书立即打动了他的心.中学毕业后,他被校长推荐到了数学家希尔伯特所在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从此,外尔踏上了他辉煌的数学之路.在哥廷根的第一年,外尔读了很多课程,他回忆说,在恩师希尔伯特“甜蜜的芦笛声”的熏陶下,他“象小老鼠一样被诱惑着跳入数学的深河.”在那里他获得了博士学…  相似文献   
6.
赛尔伯格     
A·赛尔伯格 ,美籍数学家 ,1 91 7年 6月 1 4日出生于挪威 .由于受家庭的熏陶 ,赛尔伯格从小就爱上了数学 .当看到 π4=1 -13+15 -17+… 时 ,他被这美妙的公式打动了 :单数 1 ,3 ,5…这样的组合 ,竟然可以给出一个无理数 ?这使他对数学心驰神往 .赛尔伯格决心知道这个公式是怎样来的 ,于是他潜入了数学的海洋里遨游 .凭着自己勤于思考和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本世纪的数学史上留下了不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名词 ,如赛尔伯格不等式、赛尔伯格渐近公式、赛尔伯格筛法等 .才华横溢的赛尔伯格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7.
塞尔     
2003年挪威科学院宣布 ,把首届阿贝尔奖授予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 ,以表彰他在数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阿贝尔奖 .看到这个名字你一定会想到诺贝尔奖 ,自她诞生之日起 ,诺贝尔奖几乎没有漏掉过任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 ,她也无可争议地成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但令世人遗憾的是 ,涉及到多个领域的诺贝尔奖竟没有给数学这一伟大学科留一席之地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也为了纪念挪威数学天才阿贝尔 ,挪威政府决定于 2 0 0 2年创立阿贝尔奖 .由于其在颁奖周期和奖金数量等方面弥补了菲尔兹奖和沃尔夫数学奖的不足 ,阿贝尔…  相似文献   
8.
许宝騄     
许宝,浙江杭州人, 1910年诞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许宝幼时体质虚弱,但聪明过人.自小通读四书五经,善于巧妙地利用古文诗词制作灯谜.为了考中学,他跟随北京大学吴缉熙老师学习代数、几何及三角,由此引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开始表露出数学天才.中学毕业后许宝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两年后考入清华大学改攻数学.1936 年许宝进入当时的数理统计研究中心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数理统计,两年后获博士学位. 1940 年,许宝出于爱国热诚,不畏艰险毅然回国认教.作为我国概率统计方面公认的学科带头人,许宝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  相似文献   
9.
感受证明     
一、我们需要证明有人说:“周围环境温度越低,人的寿命就越长.”恐怕有不少人不相信.如果能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才会有说服力.看来证明一个结论是必要的.图1也有人说,数学中有些定理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证明.如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图1可以看出,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当∠2无限接近于∠1时,显然两条直线趋向于平行.有时候“明显”的结论并不正确.先做一个实验:取一张带状纸条,把它的一头扭半圈,然后把两头粘在一起使它成一个纸环(这就是“莫比乌斯”带,如图2).现在,如果沿环的中线剪开这条纸带,猜想会…  相似文献   
10.
18 99年 ,都柏林勒氏啤酒厂来了一位年仅 2 3岁的年轻人 .他在该厂担任酿造化学技师 ,从事统计和实验分析工作 .公司里酿造技师很多 ,年轻人不甘心平凡 ,就想用自己擅长的数学 ,从统计上搞出一点成绩来 .虽然统计的历史悠久 ,但真正从数学上开始生物统计研究的第一人则是当时的K·皮尔逊 .可是皮尔逊致力于进化论的研究 ,面临的数据少则几十 ,多则几百 ,为了结论的准确 ,样本 ① 总是越大越好 .但是这种方法在酒厂里却行不通 .年轻人首先注意到 ,供酿酒的每批麦子质量相差很大 ,同一批麦子中能抽样供实验的麦子又很少 ,每批样本在不同的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