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将体验引进高校道德教育,源于它强调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从而使大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真正实现自我教育。我们关注道德体验的生成策略、完善策略和升华策略,感兴趣于它是如何激发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欲望,如何引发他们道德情感的共鸣,在反思道德缺失的同时,如何激起道德升华。  相似文献   
2.
教师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但是,审视当下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却发现教师的幸福在逐步失落:物质生活缺乏保障、身心健康遭受侵袭、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人生价值无法实现.究其因,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神圣化、学校对教师要求功利化、教师自身对职业认识物质化不无关系.为此,需要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方协同努力,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师范生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养成优良的师德风范,我们对《教师道德》这门课的大纲和教材作了重新审定和编写,并且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二次大战的体验式拓展学习初衷在于通过一些情景模拟的科目对士兵的生存能力、作战意志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训练。由于它适应了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我们将体验教学引入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想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有关情境中进行体验,然后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学习,以达到对教材的理论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体会。这里,情境是基础,互动是形式,讨论是途径,理解是根本。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由感悟到体验、由体验到内化的知识吸收及升…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创新课程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手段”的道德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教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铭记“导”是主线,“演”是手段,“和”是极致;要求教师有效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生活和日常交往中体验,让大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的互动,更好地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践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就近年来学术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爬坡论、滑坡论等观点进行了辨析,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的发展现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新观念的生成规定了思想内涵,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法制保障,而要使道德新观念真正生成,又必须强化奖惩机制,优化社会氛围,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们主张将体验教学引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源于它强调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真正实现“自我教育”。我们认为,将被一度遮蔽的体验教学从道德教育中凸显出来,在克服传统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知识传授而忽视接受者自主选择性弊端方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