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整个解题活动的反思,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反馈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探究往往只满足于能得到正确结果,缺少对过程的深入反思,对思想和方法的提炼更是缺乏意识.因此,强化反思意识不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更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课改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创建特色学校的认识误区 1.把特色学校等同于学校特色或特色项目 现在有些学校凭借所谓的特色班、特长培养等实施不平等教育,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成长为代价,把办学逼进了死胡同。这种以单一特色代替学校整体特色的观点,使办学者忽略了对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和基础教育的把握,脱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轨道,急功近利,丢失了办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童桂恒 《中学教研》2004,(10):40-43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平面镶嵌就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的求解过程富有挑战性,涉及到不定方程的特殊解;问题的结论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世界;镶嵌图案的美,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享受;研究各种镶嵌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所以,平面镶嵌问题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近年的中考命题中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分析近六年中的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考客观性试题中常有一类平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对这类试题由于图形的不规则使学生在求解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然而这类试题又有较好的选拔功能,能体现对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能力素质的考查,符合“少考计算,多考思维”的中考改革思路,所以,它常常得到各地中考命题专家的青睐。本将结合实例谈谈平面不规则图形面积求解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建特色学校的认识误区1.把特色学校等同于学校特色或特色项目现在有些学校凭借所谓的特色班、特长培养等实施不平等教育,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成长为代价,把办学逼进了死胡同。这种以单一特色代替学校整体特  相似文献   
7.
童桂恒 《吉林教育》2006,(12):59-60
特色学校是学校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创造性地建构新型办学模式,使之成为一所具有独特的整体办学风格的成功学校,是学校长期文化积淀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8.
金华市2005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命题工作主要依据浙江省中考《考试说明》和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考试指导纲要》的精神.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注重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简单的生产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实践能力的考查.试卷命题继承了近几年的基本命题思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方向,稳中求进,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试题浅而活,突出“能力之意”,没有偏题、怪题和技巧性过强的题目,试题的难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调节区分度,保证信度,为今后数学中考命题工作和深化初中数学教学与考试改革作了有益搽索,对提高我市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数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形折叠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素质水平,而且也为“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实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起着导向和督促作用^①,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图形折叠问题渐渐成了考查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童桂恒 《中学教研》2005,(10):27-29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如何“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挖掘数学课程中的德育资源,适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