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本文介绍了以项目驱动的课题组为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践,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蔡苇  符春林 《科教文汇》2012,(16):69-69,89
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需要。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现状和材料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从特色课程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开放性实验平台搭建、课外科研训练方案和评价机制优化等多方面的应用型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结合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工程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本文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出发重新构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着重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的研究能力略显不足。本文结合所在学校和专业的成功尝试,提出了通过将独立实验课程改革为综合研究型专周实验课程、引导大部分学生参与教授的研究项目、鼓励优秀学生申请学生创新基金及发表研究成果、鼓励引导部分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研究型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学生的研究能力的途径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以重庆科技学院材料专业为例,在第一课堂中设置特色课程,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在第二课堂中引导大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培训课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全过程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