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简健萍 《福建教育》2014,(10):24-26
上海市嘉定区“美丽花图画书阅读社团”开展了关于“图画书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打破了“一本书一节课”的惯有模式,变集中阅读活动为不限时空的阅读,变一刀切的统一阅读为有选择的个性阅读,变教师与幼儿问的单向交流,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同时,把自主阅读变成幼儿的常态活动,让阅读交流走向纵深,从而引导幼儿从泛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推动幼儿的阅读能力持续提升。这种教师陪伴幼儿慢慢阅读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与实验的四个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外冈兰郡幼儿园许维叶老师与中班的幼儿用一个学年的时间深度阅读霸王龙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2.
一、图画书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经典技法,在天和地之间留下空白,于是便有了“从简心境淡,留白天地宽”的意境。目前,留白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法的范畴.而成为一门艺术、一种思想渗透在各领域中,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曾说过:“好的作品懂得怎样给欣赏者留下足够的心理空间,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留白。”图画书因其肩负着为儿童提供“润物细无声的养分”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既有理性的高度,又有人性的温度,它像一盏灯,不仅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照亮了方向,更把幼儿教育的光芒聚焦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上。它既有宏观理论指引,也有微观聚焦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简健萍 《福建教育》2011,(11):24-26
一、学前教育的医教结合 上世纪中叶我们迎来了学前教育划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的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时至今日,为学前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的不仅有心理学,还有认知神经学(即我们俗称的脑科学)、生理卫生学、营养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等。  相似文献   
5.
简健萍 《福建教育》2010,(1):35-37,64
“自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己做主,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意味着五六岁的幼儿能够自己阅读、理解阅读内容呢?在此,笔者结合大班绘本《鸟窝里的树》教学实例谈谈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自主阅读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的出发点谈起图画书阅读,我不由想起了苏东坡先生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一张琴放在那儿,不动它,悄然无声;高人拨动,则如高山流水,绵延不绝,闻之欲醉。阅读何尝不是这样?伟大的作品需要读者的慧心阅读,其香其美才能沁入心扉,滋养人的身心。  相似文献   
7.
正一、听教师讲故事故事梗概:一天傍晚,饥肠辘辘的狐狸遇上了一只迷路的小兔子。正当狐狸张开血盆大口要把小兔子吞下去的时候,小兔子猛一个推手的动作,掷地有声地说:"慢着!不要吃我,这里是狐狸与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你要先给我道晚安。"狐狸道完了晚安,小兔子一连串的要求来了:"道了晚安,要讲晚安故事,要送我回家,把我放在床上,要给我唱摇篮曲。"狐狸一一做到,疲惫不堪的狐狸居然唱晚安歌的时候睡着了。这个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