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的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均衡是就区问外部而言的,在区间内部仍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对1996-2001年期间南通市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结构演进中的主要特点,并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经济结构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总量均衡区间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比波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总量均衡区间的长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总量均衡区间生发的诸多特殊现象与问题,几乎都与总量均衡区间的长度密切相关。可以说,其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量均衡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影响的实际强度;同时,其长度也从一特定的角度反映出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环境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基本面貌。深入分析总量均衡区间的长度问题,既对深化相关理性认识有所裨益,同时又为改进与完善实际经济管理提供若干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资本重组稳步推进与有序运作,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之加以引导、规范、支持和推动。当前,这方面的主要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而近期内应重点明确的配套政策措施则有:安置富余职工的政策措施,解决重组成本的政策措施,协调有关利益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在操作层面上,承认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已获得多方认同。正确估算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均衡区间并揭示其基本演进趋势,一方面为我们正视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准确估计总量均衡区间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影响强度,提供了直接而具体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的实际出发,科学地研究并实施相应应对方略,化解由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所生发的诸多负面影响,进而为改进与完善宏观调控、提高调控质量和水平,提供了稳固而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要求、理论依据以及选择和设置评价指标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有关综合指标的计算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相似文献   
9.
着力推进宏观调控科学化与精确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是有效抵御内外部重大风险冲击的基本条件。当前,着力推进宏观调控科学化与精确化应努力实现四大转变,即调控理念上从期望完全平衡向满足近似均衡转变,调控方略上从短期被动跟进向长期主动引领转变,调控模式上从注重目标管理向突出过程控制转变,调控操作上从事后刚性校正向事前弹性调适转变。具体操作中,需研究解决好总量对比态势的判断指标问题、适度增长速度的评估确定问题、调控工具与手段的选择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