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回首两年前这个时候,我们在大学本科的末尾,也曾经一度徘徊踟蹰:是考研,还是工作?我们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斗争,我们也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继续在大学深造,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2.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大师论"是诸多学者研究梅贻琦教师观时关注的核心。其实,大学教师不会都成为大师。从梅贻琦先生原著入手,可以进一步探究梅贻琦教师观的丰富内容与实践效果。梅贻琦教师观是在"良师"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成为"大师"的。"良师——大师——密切师生关系交往",三点贯通,形成了梅贻琦先生系统、完备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3.
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教材是以认知为基础构建的理论体系,以个体获得合适、满意的生活为目标。中国教材是以倡导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以找到满意工作为目标。通过两本典型教材的对比,中美职业生涯教育对“生涯”认识程度有差异,导致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最终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