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公元414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南凉小朝廷灭亡,其宗室贵胄们纷纷东奔西逃,亡命他国。其中,秃发乌孤之孙承钵、秃发利鹿孤之子樊尼及孙副周、秃发恒檀之子保周及破羌等一起投奔北凉沮渠蒙逊。他们当中只有樊尼受到信任,被任命为临松太守,其余皆不得重用。尔后,他们又投奔北魏,北魏朝廷接纳了这些亡国丧家之人,给予妥善安置,封保周为张掖王,承钵为昌松公,副周为永平公,破羌为西平公。  相似文献   
2.
杨玄感是隋朝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之子。凭借他父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由最初的郢州刺史,转袭楚国公爵位,后升迁礼部尚书,青年得志,平步青云。这个世荷国家恩遇、自称有盛名于天下的朝廷命臣,趁着隋炀帝第二次进攻高丽的时候,却打着“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的旗号,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起兵反隋,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分裂,有力地冲击了隋王朝的统治。 杨玄感的起兵决非是偶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众所周知,隋炀帝是弑父杀兄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在夺嫡过程中,杨素积极支持杨广,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得到了杨广的信任和重用。杨素也由此大权在握,擅宠弄权,恃功骄矜,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势力,横行朝廷。史称“时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以族父异,并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亲戚故吏,布列清显,既废一太子及一王,威  相似文献   
3.
4.
唐代统领边防军的机构称之为道,即相当于现今设在边疆地区的军区。道的最高军事长官最初称总管、大总管、或者称都督、大都督,系临时设置。至唐睿宗时正式确立军区制度,原来的总管或都督变成了节度使,奉命驻守边防,开元二年(714年)为了备御吐蕃巩固西北边防,设立陇右节度使,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其下辖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莫门、宁塞、积石等11军,绥和、合川、平夷3守捉,领兵7万5千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