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纪延淑 《山东教育》2004,(28):19-19
有些教师由于工作忙,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学生犯了错误时,常常这样“命令”:叫你爸爸(妈妈)到学校来!这无意中将自己职责中的家访变成学生家长的“校访”。这种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危害却是极大的。对家长而言,因是老师的旨意,又望子成龙心切,所以无论自己多忙,或心情如何,都得准时到校,否则得罪了老师,担心贻误孩子。家长被传“校访”,教师常常对家长批评、责难。家长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把孩子的错误违心地大包大揽过来,并且替孩子下保证,订计划,对学生起不了多大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而言,常常是因犯错误被罚而让家长“校访”的。自尊…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通过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如果班主任在每次交谈时能把握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使谈话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哪些心理呢?1.揣测心理:被班主任突然叫去办公室的学生心理一般都较复杂,不知是“喜”还是“忧”。他们都十分注意班主任的表情、语气和动作,此时班主任应马上坦陈谈话的原因、目的,不要绕圈子,以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2.惶恐心理:学生不知班主任将如何发落自己,情绪紧张、激动、惶恐不安,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班主任应首先想法消除学生的这种心态,话语要自然,…  相似文献   
3.
纪延淑 《山东教育》2005,(19):36-36
班主任通过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如果班主任在每次交谈时能把握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使谈话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哪些心理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