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曾经听过这样两个故事:故事一: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灰尘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答道。“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呢?”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的发落。  相似文献   
2.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11,(11):11-11
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开展研究。反思过去,我们开展的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广大的一线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研究”的状态,甚至已经沦落为应付检查的项目,变成了教师沉重的负担。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采取简明高效的“问题导人式五步研究法”,开展草根教研,即:找到问题一分析原因一制订对策一行动实践一经验总结,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转变了老师们的工作习惯,使每一位教师享受到研究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成了课改的亮点,同时也成了学校和一线教师实施的难点。面对无课程资源、无实施经验、无课程标准的现状,肥城市教研室采取了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实施思路,独创性地提出了操作型小课题和研究型小课题的概念。在这些年的研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员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由原来的研究者、指导者、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学习者、实践者、服务者、引领者,为此,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就要下移,要深入到教师中间,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教研员是学习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本教研需要俯下身子实践,但实践的前提是不能盲目,而要有充分的理论作基础,也就是说教研员要参与实践更需要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尤其是本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由于长时期脱离课堂,教研员的有些想法并不一定能适合于新课改下的…  相似文献   
5.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7,(11):12-12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我本来是没有读过的,可我读了2007第7期李守永校长撰写的《谁来救救农村小学教育》后使我兴趣骤起,于是也拜读丁黄明老师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继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20,(10):14-14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发展规划和办学愿景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尤其是“让每名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更加凸显了教师的素养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年前,在上海,我国的一位特级教师为来访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出示了一节公开课后,美国专家问:这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个故事我已听很多专家讲过,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依靠原有知识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障碍,出现了问题,只要有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一、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做广告”活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果农生产的苹果已与经销商签…  相似文献   
8.
我们仪乡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山村小学,规模较小。我校有良好的教学传统,中青年教师比例适中,教师思想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我们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了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开展以校为本教研活动。一、逐步深入的研究过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我们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将专家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实践;二是没有找到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9.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9,(11):49-5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初走进我们的视野是在2002年,面对无课程标准、无教材的局面,我们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使这门“亮点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了常态,四种课型(课题开题课、行动指导课、汇报交流课、体味反思课)的构建使课程的实施逐步规范和有效。随着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创特色学校”的口号逐渐流行起来。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念指引下,很多学校瞄准了素质教育的“软肋”,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