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上有很多知识都来自大自然。为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就必须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快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概念、产生热传递的条件及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传导;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说理能力. [评注:教学的目的、要求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个方面确定.]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纵观课改几年来,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的教学思路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