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罗云香 《教育现代化》2006,(10):107-107
语文学习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目的,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仅凭课堂上几节语文课的教学,还不足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只有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实践运用,也就是开展课外活动,才能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正创设问题情境,为数学学习内容披上情景化的外衣,沟通了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但对于问题情境的选择和加工,我们往往又难以准确把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数学散发出生活的鲜活气息,需要我们对问题情境进行冷静且谨慎地处理优化,从而让生活真正融入数学课堂。一、不剥离——问题情境的复杂性基于减少干扰性因素的考虑,教材中一些问题情境被进行了削减,简化了其中  相似文献   
3.
人生来就好奇、好探索,求知求新是人类的本性,创新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意识和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承担了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笔者就课堂环境的创设和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课堂环境的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是点燃学生创新心理需要的火种,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外部力量。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课堂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