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的同时,却出现了贫困人口不减反增,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不断提升等一系列新问题,直接延缓了减贫的历史进程。本文拟就农村返贫人口形成的内在机制予以分析,提出弥补反贫困中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邓小平理论“进头脑”,将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和精神支柱,是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受各种因素制约,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外需主导型战略无法继续支撑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由此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转到内需上,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图对外需主导型战略向内需主导型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制约因素予以分析,提出一些加速这一转变的措施,以益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解决二者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的现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形成城乡消费差距及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最后就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贷是促使生产和消费循环畅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现实中,它的发展举步维艰。本从化心理、经济预期、消费结构、承贷能力、金融措施、风险防范、商品市场、法律保障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自古以来,我国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民风淳朴,崇尚道德。然而,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推进,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道德滑坡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表现在社会道德失范、职业道德滑坡、家庭道德遭遇危机等。  相似文献   
8.
市场机制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依据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探索咸阳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推进模式,指出咸阳应选择"点线面"相结合模式,在"点—轴"开发的基础上实行网络开发,以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学角度对道德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道德不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获取。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与传统社会不同,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实现机制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异,从而导致道德失范。因此,应借助于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将道德水准、市场竞争能力、财产权利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实现机制,以诱导和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消费信贷是促使生产和消费循环畅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现实中,它的发展举步维艰。本文从文化心理、经济预期、消费结构、承贷能力、金融措施、风险防范、商品市场、法律保障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