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释甲骨文司     
罗培深 《科教文汇》2007,(3S):151-154
甲骨文中的司字,诸家多有解说。概言之,主要有二说.一为“假借说’,即认为司为祠、嗣、祀诸字之假借.持此说者占多数,如孙诂让、罗振玉、王襄、商承祚、叶玉森、徐中舒、唐兰、郭沫若、杨树达、于省吾等诸家;一为‘反后说’,即认为司为后之反书,同后。持此说者有陈梦家、金祥恒、孙海波、饶宗颐、李孝定、姚孝遂、陈湛等诸家.但以上二说均有不尽如人意处。无论何种说,往往在此处可通,在彼处即不可通,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运用献考证、语法分析和字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纳于凌阴”的“阴”通“窨”,地室之本字。“咥其笑矣”的“咥”通“啁”,啁与嘲同,应释为“嘲笑的样子”。“隰则有泮”的“隰”与“漯”形近而误,漯即漯河,与淇相对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垓下之战中的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项羽到乌江边上后,不是不肯过江,而是无法过江,不得已而自刎身亡。  相似文献   
4.
释甲骨文司     
甲骨文中的司字,諸家多有解说.概言之,主要有二说.一为"假借说",即認為司為祠、嗣、祀諸字之假借.持此說者占多數,如孫詒讓、羅振玉、王襄、商承祚、葉玉森、徐中舒、唐蘭、郭沫若、楊樹達、于省吾等諸家;一為"反后說",即認為司為后之反書,同后.持此說者有陳夢家、金祥恒、孫海波、饒宗頤、李孝定、姚孝遂、陳煒湛等諸家.但以上二說均有不盡如人意處.無論何種說,往往在此處可通,在彼處即不可通,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史记》中的人物描写作出了探讨,认为《史记》中的人物描写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人物描写非常细致,语言生动活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