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是对于物与人都不能求全责备。其实,在知人识物之外,倘要论事,还应该加一句:“事无全美”——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列子》里  相似文献   
2.
办科学副刊的主要经验:宜浅不宜深,深浅适度;宜实不宜虚,虚实结合;宜新不宜旧,新旧衔接;宜短而连续,不宜一劳永逸;宜百家争鸣,不宜一花独放。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乱     
说起治国平天下,自古的圣贤虽没想过种种妙方,但实行起来总须花些力气。唯有“无为而治”例外。古人所谓“垂拱而天下治”,垂衣拱手,大约如现代人开会打瞌睡的姿势,连画圈的举手之劳都免了,照样功成名就。有这等便宜事,自然令人神往。然而要寻事实,却是没有的。(1) 《论语》里孔子举出过一个样板:“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2)然而还是这位舜先生,“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接着任命禹当“水利部长”,十三年才治住了洪水,却明明是“有为而治”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为无为,则无不治。”(3)西汉初是出了名的尚黄老之学、用“无为”之术的年代,然而汉高祖诛异姓王,汉景帝平七国叛,征发全国十四岁至六十二岁的男子去打仗,全不似“垂拱”景象。倘说历史上真有过太平盛世,那也决不是“无为”得来的。(4)  相似文献   
4.
办科学副刊的主要经验:宜浅不宜深,深浅适度;宜实不宜虚,虚实结合;宜新不宜旧,新旧衔接;宜短而连续,不宜一劳永逸;宜百家争鸣,不宜一花独放。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结合数学学科性质及学生特点,从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猜想想象、注重操作体验、实施数形结合及加强实践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领域的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了几年编辑,也写了几年新闻评论。每观前辈新闻评论家的佳作,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个性;反顾我们自己写的东西,连词汇、句法、结构都是标准件。报刊评论的观点和立意目前还难以个性化,但文笔的个性化总是允许的吧?后者的不行,只能怪评论员的无能。而学写杂文,实在是练性格文笔的最好办法。杂文是八股的死对头,杂文的“杂”从来是包含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我自己的体会,学写杂文就是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而全不要管无论怎样时髦的拿腔拿调的东西。“唯套话之务去”,才是杂文的生机。写过一段杂文,再提笔写新闻评论,我个人的感觉是手中的笔轻灵得多了。《人民日报》第三版近几年每有以“叶伴”署名的短评,大多数出自敝人手笔。那是在当天晚上对当天的新闻作当天的评论。如果说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