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线上培训旨在改善教师实践知识,助力教育扶贫。按需施训,充分调研,设计课程目标;以需为本,紧扣教学实践确定出教学展示、主题交流、教材解读三方面线上培训课程,反复修改、推敲,精心打磨形成培训内容;先行后知,注重结构,统筹架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课程表。以微课程、微课评、微讲座、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线上培训,以"点菜吃饭"和领衔人统筹的办法遴选确定培训者,建立了涉及参与培训教师、信息发布、培训者、平台保障的线上培训质量保障体系,高效开展线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就是数学概念模型建构的过程,也是模型思想形成的过程。模型思想蕴含在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并指导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将模型思想渗透其间,并引导学生感悟模型思想:创设情境,析出数学问题;数学抽象,建立概念模型;正反例证,理解关系结构;应用拓展,衔接后续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概念模型建立过程中学习建模方法、感悟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6.
7.
思辨是一种高阶思维方式,学生数学学习展开思辨,会对学习内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生活中的比”教学前端,教师通过了解“比”的历史演变、把握“比”的数学本质、前测调查学生知识基础,设计出紧扣教学目标——“生活中的比”的学习路径。教学中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猜想、论证中理解两个同类量的“比”是倍数关系的表达或度量;搭建引发认知冲突的脚手架,让学生在判断、重构中沟通同类量与不同类的比,理解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是倍数关系的表达或度量;设计提供概念正反例证,让学生在辨析、反思、解释说理中深度理解“比”的数学本质及关系结构,意义建构“比”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从教材形态的数学到教育形态的数学,根本在于教师解读数学教材。教师教学前端解读教材,聚焦数学知识,从整体到局部理解把握知识体系、关系结构及数学知识本质;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厘清数学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及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聚焦数学思维,理解把握数学思维形式、方法以及发展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前端"三聚焦"解读教材,理解把握数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及本质,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数学思维,才能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和落实数学教学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学材料是学生数学学习思辨的对象,也是引发思辨的根本.聚焦学生数学学习引发思辨,教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有突出数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开启学生思维操作,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主要类型包括引领驱动学生数学学习展开思辨的数学问题、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比较与辨析的数学变式、引发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课堂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P51-P52,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常见的三个面积单位.2.验证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会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理解它们的意义.3.在观察、测量、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知1平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