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a3 b3 c3一3abc =(a b)3 c3一3“b(a b)一3“bc ~[(a b) c〕[(a b)2一(a十b)c cZj 一3ab(a十b十c) =(a b c)(aZ bZ cZ一ab一bc一ca). 下面举例介绍aa ba ‘3一3obc的分解因式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例1已知a b ‘~6,矛 夕 ‘2~14,矿 b3 ca~36,求abc的值. 解由。 b ‘~6得 a含十b盆 c,十加b Zbc十Zca=36,.’.口b bc ‘“~11.丫a3 b3 ca一3abc ~(口 b十c)(“Z bZ c足一“b一bc一c召), 1,,:。“bc~令「a“ b3 ‘3一(d b ‘)·一’一一3‘一’一’一、一’-(aZ bZ cZ一。b一bc一ea)〕 例2‘5~0. 解一合〔36一6(14一11)j一6.已…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韦达定理表达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但韦达定理中两个等式成立并不能保证方程存在实根.因此,韦达定理必须在一元二次方程存在实根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由于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在解题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代数式的求值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因此,掌握一些求解的方法与技巧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求代数式值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解决有关问题时,我们常需要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下面就向同学们介绍几种确定函数单调区间的常用方法,供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习中的难点之一,不少同学较难理解和掌握.现就反函数学习中几个常见的问题作些剖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本刊86-1期解题方法技巧专栏里刊登了解启发《抓住结构特点灵活解题》一文,文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5 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原文解答有错误,解答中令由f(x)与g(x)互为反函数,从而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因此两图象的交点必在直线y=x上,于是令  相似文献   
8.
题目:为正变数,小值。 解:’:已知a、b为正常数,x、g_ab且万+下二1,求x+夕的极 四沙a西了+了=1~a乙_月二—十一二子‘2 不y.{a乙丫Xy, 一一b一夕 去ia一x尹!!、t .’.了x女)2侧ab, 又x+刀》2了x岁)4侧时,.’.x十y的最小值为4训助. 题目及解答均选自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代数解题方法》一书P 359例27。笔者认为解答是错误的.剖析如下: 上面的解答中两次使用了重要不等式A十B)2侧且B,但都忽视了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二B时取等号),、砂今厂岁》重要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应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下面给出两种正确解法。 解法一(重…  相似文献   
9.
三角变换离不开角 ,角的范围与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和符号密切相关 ,忽视对角的范围的研究和讨论就会引起错误 .一、忽视角的范围引起的错误例 1 函数 y =tan x1- tan2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π4 .  ( B) π2 .  ( C)π.  ( D) 2π.错解  f ( x) =tan x1- tan2 x=12 tan2 x∴函数的周期为 π2 ,选 B.剖析 :f ( 0 ) =0 ,f ( π2 )不存在 ,故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不是 π2 ,错误原因在于忽视了函数的定义域 (角的范围 ) .函数 y =tan x1- tan2 x定义域为 {x|x≠ kπ +π2且 x≠ kπ± π4 ,k∈ Z}.函数 y =12 tan2 x…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审美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世界一样,数学中的美也以千差万别的形式让人们去感受,如曲线和图形的对称美,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简单美和奇异芙,诸多数学对象之间的和谐统一美等.要使学生真正成为美的鉴赏、发现和创造者,首先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因此,数学审美活动中必须重视审美感知的作用,要正确把握审美感知的多层次性,即感受、行为和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