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象喻思维"的内涵(一)"象"字的源起及含义"象"的原意是动物界中的大象,在早年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此字的记载。后来"象"逐渐成为了一种思维形式,《易经》中关于"象"的含义有三层:第一层是"知感之象",即天、地、人等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象;第二层是"卦象",即占星类书中用于占卜未知的具有特定寓意的线条符号;第三层是"取象",含有联想之意,即一个事物的外部表征。"象"作为元范畴是人们探索人文现象缘起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切入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经历近十年的实施后开始转向反思。高中阅读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但也显现了一些不足,比如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成人化、单一化,造成新"越位"。学生多元化的文本解读被抑制,导致自我效能感低。在反思阶段,教师更应认真研读课标精神,在阅读教学时多关注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记叙文(尤其是记人记事的文章)是初中生作文训练的重头戏。按常理,对于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来说,用600字左右的篇幅来刻画一个熟悉的人或记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不应是难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进行此类作文的训练时,时常发现学生的习作表现出如下问题:或是不知如何下笔,或是刻画人物干瘪艰涩,或是写人千篇一律、个性全无。  相似文献   
4.
《论语》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传承《论语》的学科,是儒家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西汉出现以后,经历了形成、发展、休眠、复盛、总结的演变进程。熟知《论语》和《论语》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儒家经学思想,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