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锁头这东西伴随着人类文明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历史了.有些人嘴挺损的,说跟锁打交道的人若不是贼,就是靠着贼吃饭的.仔细琢磨,此话虽然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锁当然是做得越来越结实,可小偷撬门别锁的功夫也越来越精湛.凭开锁吃饭的人其实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胆大心细、手眼通天的贼人,另一种则是可以归入三百六十行里的开锁师傅.两类人都琢磨锁,都煞下心跟锁簧、锁芯动心计、练手艺、比能耐,但心里的准则却是黑白分明.而不管怎么说,关于锁开与合的矛盾总是在魔道相争、此消彼长间发展着,这其中的故事和说道老长、老长.  相似文献   
2.
今年70岁的房志达师傅是苏州桃花坞惟一还在不辍创作的年画作者.从1948年当学徒算起,他已在这一行里浸淫打磨了几十年的时光,这个行业的风风雨雨、兴盛衰落他都见证过.只从这一条,人们觉着房志达就够得上是年画行业的"大师级"人物了.但是,房志达坚决拒绝别人管他叫"老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他还是更偏爱"师傅"这一称谓:"我们这一行靠的是技艺传承,讲究的也是师徒沿续,我们和画家们不一样,说到底我也就是个工匠,是凭技艺吃饭的匠人."  相似文献   
3.
一李凤茹在北京市育才学校教了23年英语,到了2000年底,她向校方强烈要求改行,当了一名别人可能不屑一顾的劳动技术课老师.  相似文献   
4.
一份老手艺活,一种罕有的独门功夫,一位绝技在身、久隐于市的老师傅,一类凭借悟性、灵感传承的职业,一些如今只能在人们口碑相传中辉煌再现的往事与故人……  相似文献   
5.
瓷魂     
中国是瓷器的老家,中国古代那些心灵手巧、志在高远的匠人是烧制精美绝伦陶瓷制品的开山鼻祖.英文"中国"这个单词的另一个含义即是"瓷器",以往,相当多的异邦远客仅是凭借璀璨惊艳的瓷器认知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部的冬日,千般万种的生命色彩皆然褪去后,只剩下残雪点染着厚厚的黄土.在灰暗的天空下,荒芜苍凉的土地上仅有些许枯黄的野草败枝依然在冷风中摇曳.正是因为北方的人们久久生活在色调单一的世界里,仿佛是为了张扬对生命、对生机的热忱,农家的主人们想尽办法,希望用一种重彩浓墨的反差色来渲染自己枯燥单调的生活.北方农民每当新居落成或是嫁娶新人,甚至仅是增添了新的家俱摆设时,总要把画匠请来,用大红大绿的热烈颜色在屋子里红红火火地画上通,炕梢的大柜画上子孙满堂的吉庆场面,地上摆的箱子描着岁岁平安、年年有余的欢腾景象……拿好酒好肉供着画匠师傅,让他花费细致功夫、舍得耗费时间用足颜料给咱好好画着;画匠则边细心地描龙画凤,一边拍着胸脯子:放心吧,这画用上功了,等你这"炕琴"使散架子了,画的颜色也不能掉一点!  相似文献   
7.
一 在这一家商店里,商品的安全保护措施甚至比银行的金库还要严格、规范:不仅设置了一道道肉眼看不见的红外报警系统,而且店门及库房的密码和钥匙分别由不同人员掌握.每天商店开门或打烊下班,全体当班员工必须同时进出店铺……所有这些招数只有一个目的,保证店内价值数千万元的世界顶级名表在被那些出手不凡的顾客买走之前,能安全地躺在它们应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一份老手艺活,一种罕有的独门功夫,一位绝技在身、久隐于市的老师傅,一类凭借悟性、灵感传承的职业,一些如今只能在人们口碑相传中辉煌再现的往事与故人……  相似文献   
9.
据说,在旧社会,典当是生活无着的穷人们糊口活命的最后一招了;把仅有的家当裹巴裹巴,往当铺高高的柜台上一递,心惊胆颤地等着看货先生给价.而不管你典当的东西质地、款式如何优秀,看货先生的评价都是千篇一律:鼠啃虫咬、掉毛缺领老羊皮袄一件……写大洋伍毛!爱当不当,反正就这价钱.  相似文献   
10.
小刘师博在这台又老又旧的蒸汽机车上当同炉."司炉"是专业用语,铁路上大多数人私下里管这个岗位叫"小烧".一台蒸汽机车的正常行驶共需3个人来操作,一个司机负责驾驶,他的责任最重大,另一个是副司机,协助驾驶并负责观望信号,男外一个就是司炉--小烧,小烧是.3个人中收入最少但最辛苦、又在人们心目中"份量"最低的活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