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管施工是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敷设,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P L C和触摸屏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大面积太阳能供热水系统中,代替了单片机控制系统,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再现历史情境,使"教"与"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耿刚 《文教资料》2009,(5):210-21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等问题凸显,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然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并且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变得复杂多样,尤其是农村大学生.他们是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心理更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类特殊群体就业心理的分析,查找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频繁出现的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纠纷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但目前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却是一片空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文章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的属性,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具有对时间、空间和技术的依赖性;并将网络虚拟财产分为三类,提出了网络虚拟财产是具有物权和债权双重特性的权利定位。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教育历史中,没有一件事情像高校招生制度一样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和争议.目前高校招生制度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管理为主,这种关系造成了地方教育割据和基本无高校自主招生权可言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招生的公平性和人才的培养,对此提出了确立招生公平目标、强化中央在高校招生制度中职权、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统筹管理、鼓励高校招生自主等相应的完善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践,实现高校招生制度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六次会议,于1991年10月14-19日在湖南湘潭大学召开。与会代表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根据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精神,依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求,对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重大的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讲话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志们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不曾被帝国主义的武力所征服,却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面前败了阵。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产权问题曾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同观点、不同思路、不同研究方法皆有之。特别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一些论者套用西方产权理论,用私有制逻辑来研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产权问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理论和认识上的是非问题,很需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改革,是坚持在公有制基础上改革管理体制,还是搞经济私有化?这是关系社会主义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一、经济私有化的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习惯直接将现有的知识、经验等讲授给学生,不注重知识生成过程,使得学生很多时候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研究方法,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笔者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为例,谈谈对生成性教学的一点拙见,供参考.一、课堂实录1、情境引入,以旧换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