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SK考试成绩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门测量外国人、华侨和国内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的一种标准化考试。为了准确测量我院母语非汉语的藏族学生的汉语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我院在青海省 HSK 考试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组织98级和99级学生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现就99级 C、D 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我院汉语教学作一简单的分析探讨。HSK 成绩作为外国留学生来华人中国高等  相似文献   
2.
青海绒哇藏族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仪礼民俗。其中,有许多民俗事象是与服饰相关或通过服饰表现出来的。绒哇藏族服饰在诞生、成年、婚嫁、丧葬四大仪礼中的变化,充分显现出绒哇藏族的民族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也融合了很多汉文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形式之一,是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发展复合而成.河湟地区各民族广泛流传的始祖神话传说中,折射出了各民族先民祖先崇拜的痕迹.本文拟就河湟地区口传文学中的人形始祖形象及其特征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他们来自农村、域镇和都市,他们处在不安定的青春期。他们在孤独寂寞中悄然成长。在欲念奔突中苦苦抗争,最终带着精神被虐杀的苦痛走向沉沦。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我院也开展了多年的测试,但测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探其源除了民族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外,还与我院的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交际法是根据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形成的。本文拟结合藏区汉语口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法的体会,对交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使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语口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卷帙浩瀚的世界文学艺术史册中,妙笔生辉的大家们塑造出了许许多多馥如兰麝、洁如水晶而坚似美玉的女性形象。其中德莱塞《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和路遥《人生》中的巧珍便是两个美丽娟秀,柔情似水,令人掩卷难忘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是近年来在语言教学界盛行的教学法.本文针对青海藏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它对青海藏区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青海师大民族师院预科汉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预科汉语教学比起其他类型的汉语教学(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学)相对滞后。本文就如何理解预科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进一步深化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现有效学习等问题,从语言学理论及教学实际进行了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河湟地区的歇后语主要有喻意、谐音和故事等三种类型,其歇后语中也存留着大量的河湟方言,使得这一地区的歇后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