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前,新闻传播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所谓“一图胜万言”,绝大多数报刊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头版头条的新闻图片,更是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给广大读者带来视觉冲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相关的情感,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报纸的报道方针,本文试图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头版新闻图片如何体现报纸报道方针和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2.
聂志腾 《新闻窗》2009,(1):51-52
“视点决定投影方向的人物是谁和叙述者是谁这两个不同的问题。”简单的说,即指叙事视角包括谁“说”(叙述的角度)和谁“看”(聚焦的角度)。“事件无论在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角’范围内描述出来,总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的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还是虚构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也给学校的新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地方高校普遍根据自己办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复合教学,即采取课堂+实践基地+实习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尽管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年,但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评估,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印象式评价方法上,缺乏量化的评估手段和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客观,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学界一般认为,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指城市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即社会公众对城市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城市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城市形象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和关联性特征。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市级新闻网站城市形象建构的优势城市形象在建构方式可分为:自然建构和自觉建构。自然建构,即城市形象的建构活动处于无意识状态,缺乏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快速走入我国各大新闻院系的课堂,希望能培养出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传媒人才。然而在众多地方本科院校,该课程的现实情况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要搞好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且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重要工具,它深深的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毫不例外,在新闻媒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将提供一种对新闻中隐喻进行分析的方法,并对新闻中的隐喻对新闻本身的影响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毫无疑问网络新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样式。本文试图透过网络新闻包罗万象的表面,深入其内部结构,总结、分析其内在的叙述模式,指出网络新闻在不同的层面存在不同的叙述模式:新闻网站层面的超文本模式,新闻专题层面的互文模式,单一新闻文本层面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叙述学角度,以青海玉树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为例,对网络新闻叙迷者的表征、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新闻中,多文本的使用可以说是常态。然而,多文本的使用,自然会带来多种文本表意的"众声喧哗"。为了避免各文本信息的冲突,网民在对网络新闻中各文本进行联合解码时,会选择其中某一文本作为"定调文本"。而"定调文本"的确定受"文本真实性、文本清晰度和网民对文本所涉及主题的经验程度"三大因素影响,网民正是以"定调文本"为核心和框架来解读、建构网络新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学》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学生新闻采访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突出的实践性,使得体验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有效地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详细阐述了《新闻采访学》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