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老问题。苏兴同志在《再谈〈京本通俗小说〉的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四期,以下凡引此文,均不再另注)一文中,虽承认《京本通俗小说》的五篇话本小说,的确是宋人作  相似文献   
2.
《京本通俗小说》,是现存较早的宋话本小说汇集,原本几卷,由何人、何时、何地编辑汇刊,都无从查考。据缪荃孙先生在《跋》文中称:一九一五年,他“避难沪上,索居无俚”,于“亲串妆奁中”发现了这个“破烂磨灭”的残本,除“《定州三怪》一回,  相似文献   
3.
《楚辞·九歌》,是一组祭祀的乐歌,计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礼魂》等十一篇诗。为什么名为《九歌》,而实有诗十一篇呢?从王逸以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王逸在《楚辞章句》注释《礼魂》第一句诗时说:“言祠祀九神”,好像是说名为《九歌》,是因为祭祀的是九种神祇。但在《九辩序》中又说: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较长的政治抒情诗,全长一千五百余字,三百七十多句,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范围,极为广阔,凡是屈原那个时候,有关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神话传说,遐异灵怪,历史掌故,天文地理,学术文化,以及楚国的现实斗争和屈原自身的遭遇,几乎都无所不包地提出了怀疑。正如鲁迅所说:“……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怼世俗之混浊,颂已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万物之琐末,  相似文献   
5.
我在《〈京本通俗小说〉探考》(《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已经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九一五年缪刻《京本通俗小说》所汇集的七个短篇话本,都是南宋时期创作的,是现存宋人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品。现在,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从艺术风格上再探考一下,说明这七个短篇话本,也的确是宋代话本小说的作风和气魄,体现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观点,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抒情诗,是表现了一定历史内容的抒情诗。《天问》是屈原按照自己的历史观,把人类自然史和社会史的有关传说记载,根据客观的发展顺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寓寄褒贬,明辨是非,评论其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表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总体认识。所以,《天问》是一篇诗歌和史实、史论相结合的诗体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天问》,是政治抒情诗,不是自然科学论文。但是,博闻强记的屈原,本其世传天官史氏之学,在《天问》中却以宇宙理论为中心,涉及了很多自然科学问题,深入探索了宇宙本原和天体结构的奥秘,对宇宙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古代科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9.
天道观,就是对天的看法。看法不同,观点各异,在哲学上就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天问》宣传的是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批判的唯心主义天命论,因此,《天问》的天道观,是属于唯物主义阵营的。屈原处在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时代,诸子们谈论天道的,大体上可分为三派:一派可称为尊天派,以子思、孟轲为代表,认为道的本原出于天,人们只可以  相似文献   
10.
屈原为什么要创作《天问》?王逸在《天问》叙中这样解释道: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一作瘁),彷徨山泽(一作川泽),经历陆陵,嗟号吴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一作瑰)玮僪佹(一作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体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一作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王逸的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天问》的创作,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的:先是屈原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