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稚”、“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十五个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后来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并列。诗歌在产生的初期,往往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不具独立的形式。《诗大序》中有一段话说得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了诗歌、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三者都是人们感情高度激动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通称为三大文体。所不同的是,说明文重在说明,即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构造、功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解说清楚,让人们获得清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散文?散文这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为了和韵文、骈文加以区别,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都称为散文。到了近代,随着文学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学期以来,我接手一个高二年级班的语文课。对于这个班在高一时的状况我不甚了然,只是从原任教师那里初知大概,认为基础较差。面对这种现实,我下决心试行“每周一文”,并在评改方法上作了点滴改革的尝试.我的做法是,集中在同一个作文命题上分步进行:第一步全阅,批而不改——第二步自改,重新成文——第三步家长审议——第四步同学互评。我是为了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写议论文才如此做的。开始,我专就此次作文的命题《可爱的中国》作了一些辅导,要求学生首先搜集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反思     
1983年5月号的《语文教学通讯》上以我为“封面人物”作了介绍,使我受宠若惊,感到压力很大。我收到省内外许多师生的来信,他们都以莫大的深情,关注看我在语文教学上、特别是作文教学上的改革动态,这对我不啻是一次有力的鞭策和鼓励。我下定决心,不能躺在“封面”上,应该展开智慧的双翼,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封面”上走下来,走向现实,走向“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道路。恰当此刻,我接受昆明市教育局教研室指派的任务,在高中搞一个语文教改实验班。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决定搞实验,我先从调查入手。当时重点学校的取分线是550分,这样的学生在我这个班仅有一人而已,大面积的分数都在400分以内回旋,低到300多分的也大有人在。如何上阵?这要看敢不敢面对实际情况。如果单纯地从培养升入高一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永远值得推崇的诗人和作家,这就是明代的杨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年间(1506)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在位的嘉靖五年(1527),以直言极辣,谪戍云南永昌。当杨慎谪戍云南期间,他曾为蔚然大观的山水感到吃惊,不禁流连忘返。面对着碧波浩淼的滇池,他诗情满怀,挥毫赞颂:“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混漾银河通。  相似文献   
8.
一许多语文教师都认为,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办法。若有人问:怎样多读?怎样多写?恐怕坚持“循序渐进”的原  相似文献   
9.
一、古体诗和近体诗从唐代开始,把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大都由民歌发展而来,实际上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这种诗体语言接近口语,形式自由,表现方法多样。一般分为四言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杂言诗几种。《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就以四言诗为主。《诗经》以后,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等等。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汉以后至南北朝时期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我国当代诗人艾青的深切悼念。文章描述了诗人艾青的诗歌历程,并对艾青的代表作之一《黎明的通知》进行了较深入的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