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钢琴演奏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演奏的全过程,而容易忽视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如果不能恰当合理地运用手腕,将影响钢琴演奏的总体水平;反之,如果能合理地运用手腕,充分发挥手腕的“调节器”、“中转站”作用,钢琴演奏将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正确把握吐字规律对歌唱技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从如何把握字的着力点、母音延续和扩充、字音的转换、行腔母音等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春之祭》冲破了过去芭蕾舞在传统上的华丽多姿 ,以其冲突的和弦、冲突的调性、冲突的节奏使音乐界大为惊叹。它掀开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 ,代表它所在时代的社会潮流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以情带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这说明声情并茂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情与声,声与情间的关系.而学生在声乐的学习中,常顾此失彼,为此,对声与情的关系,笔者谈点不成熟的见解,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自觉足矣.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的音乐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和知识?人才模式的改革,必然涉及高师音乐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钢琴课作为师专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课程结构必然要作相应的合理调整,教学上采用“短平快”达到“速成”的效果,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金字塔”型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衬词衬腔是黔东南苗族民歌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元素,从它在苗歌中出现的位置,我们可将其归为五类:曲前衬词衬腔、每句词后衬词衬腔、曲中(或段落、或乐句)衬词衬腔、曲尾衬词衬腔和曲前曲中曲尾衬词衬腔。文章介绍了五类出现在不同位置衬词衬腔的特点,分析了其与苗族民歌整体风格统一、一致的原因。文中对黔东南苗族民歌中衬词衬腔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苗族民歌的音乐本体、苗歌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变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由于声带充血,发声的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声音不太稳定,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变声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教学中采用哼鸣、假声唱、微声唱、小声唱、混声唱的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变声期嗓音既得到有效保护,又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法。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9.
歌唱发声时常常出现的技术性困难和发声障碍,无不与声区问题有关.在声乐训练中,正确处理好"重机能状态"与"轻机能状态"的相互转换尤为重要,恰当地运用声区理论是解决音域、共鸣、母音和获得良好声区转换的必不可少的凭藉,是获得优美动听的歌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对流行区域、特征对侗族大歌的深刻影响,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侗族大歌的传承和跨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