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选择题是最常见的标准化题型之一,在编制选择题时,一般要注意“三性”:科学性、迷惑性、创造性。一、要确保科学性任何学科、任何环节的教学都要确保科学性,数学选择题的编制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衡量一道数学选择题的优势,毫无疑义地应以科学性为其首要标准。一道好的数学选择题,在科学性上应当做到:概念正确,表述清晰,答案唯一。(其中第三点是对“单一”选择题而言,若是“多重”选择题,则允许  相似文献   
2.
本刊1993年第3期上《由“1÷7”是不是循环小数带给我的反思》一文中说: “不管是在城镇小学,还是在农村小学,我听了很多堂关于教学‘循环小数’这一内容的新课。……课堂上的反应都一致:1÷7是无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课后,我在与所有执教老师交谈中,他们都这样认为:判断一个算式的商是不是循环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面四、五位就行了,就可以辨别出来。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不得不使我产生如下两点看法: 第一,执教老师的认为具有片面性,否定了教学中普遍性里还存在着特殊性。像‘1÷7’这个算式就是特例,它是循环小数(1÷7=0.142857142857……),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十二位才出现循环节(‘142857’)。第二,执教老师在备课时欠认真。造成这样错误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78面“圆的认识”一节教材,短短的一面半中有六个概念:圆,圆心,半径,直径,半圆,对称轴;三条性质:同圆中所有半径相等,所有直径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两个公式:d=2r或r=d/2。既无什么重要法则可讲,也无什么演算技巧可言。不少教师感到教起来乏味;也有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第十册和六年制第十二册第22页练习六第10题为:“右图是一个机器零件,求它的体积。如果每立方厘米重7.8克,机器零件重多少公斤?”  相似文献   
5.
破解算式谜     
这天,小兔聪聪和小猪噜噜又跟着小鹿老师学数学了。只见小鹿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道加法竖式题例1:  相似文献   
6.
下面的火柴等式都是错的,但只要在每个错误等式中移动一根火柴,就能使它们正确,而且每道小题的移动方法都不止一种。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试试。相信通过对这组题目的思考,会让你的思维更灵活。看好了,这组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4课共选了唐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和《枫桥夜泊》,都是七言绝句,也都是唐代的优秀诗作。这三首诗,情趣高雅,意境悠远,色彩绚丽,画面明快,情景交融,给人以一种纯真、质朴的美的享受。现试作浅析,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8.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常会出现涉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失误.又由于这类失误较为隐蔽,所以更具危害性.它不仅会阻碍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更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严谨性、深刻性、灵活性等优良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澄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领悟其本质,并融会贯通,防止失误.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有题云:"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我们把这类已知若干个"模"(除数)的余数,而要求适合条件的最小正整数的题目统称为"物不知数问题"。解答"物不知数问题",通常要布列并求解一个一次不定方程组或一个一次同余式组,颇为不易。而且这些知识属"数论"范畴,不在小学数学内容之列。但因此类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故在小学数学试题中反倒屡屡出现。鉴于此,不定方程组的知识曾被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数学教材收录,笔者长期担任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学,故对此类问题的解法有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难度大、要求高,稍不留意即出错误。本文拟对几个常见的典型病例进行试诊。病例1“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诊断:在一般的三角形中,只把围成它的三条线段都称作“边”,而未定义“腰”。只在等腰三角形中才定义“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两腰。“腰”既是在“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定义的,现又反过来用“腰”定义“等腰三角形”,就犯了“循环定义”(也称“逻辑循环”)的错误。治疗:正确的定义应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