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两花之争"是国内科学界的一个热点事件,对于该事件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思考。实际上,"金银花"和"山银花"都是药的名称,它们在命名活动中获得了指称,并在历史中传播开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药典委对两花的认识经历了从范型到隐藏结构的转换。最新的实验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隐藏结构并不相同,而隐藏结构是区分自然种类的标准。因而,药典委主动将两花分列,这一做法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罗素基于自己真理符合论的立场认为不存在否定性事实就无法解释否定性命题,这一点受到了迪莫斯的强烈批评。迪莫斯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论对否定性命题作出了独到的解释,另一方面基于经验主义的立场认为否定性事实实质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逻辑治疗认为,不合理的推理引发了人类大多数行为和情感的问题。逻辑治疗有四个基本的形而上学假设:人类从前提逻辑地演绎出其情感中认知-行为的组份;人类天生容易犯错,且其行为与情感推理的前提往往包含错误;行为和情感问题往往起源于绝对主义、完美主义的现实概念;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意志力量,这种意志力量可以被用来克服谬误的行为、情感推理。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否定性事实"是一个哲学难题。在梅农的对象理论中,否定性事实是虚存的。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早期都认为否定性事实是存在的,然而这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面对这些争议,巴克和杰戈从"因果关系"、"构成关系"、"感知性"这三个方面论证了否定性事实和肯定性事实一样也是存在的。但是,巴克和杰戈却忽视了这两类事实的一个重要关联:否定性事实是依附于肯定性事实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行动者“有意忽略做某事”能否作为一种行动,行动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不少哲学家反对把它看作一种行动类型,主要理由在于很难说明与之相关的因果效力问题。“有意忽略”中因果效力的解释面临直观上的二难悖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四种主要应对方案,但它们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基于“有意忽略”中事态于行动者的因果依赖关系,可以尝试给出一个因果依赖新方案。因果依赖方案虽然不是从事件因果的角度寻找“有意忽略”的充要条件,但有助于理解“有意忽略”中的因果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