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习凿齿和释道安都是精通儒佛道的学问家。在道安到襄阳之前,他们对儒佛道理论都有一定的造诣。习凿齿在邀请道安南下襄阳的书函中,对弘扬佛法的环境营造,对如何把印度的佛教文化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结合,以及如何加强僧团管理等,都提醒过道安,都有明确的建议。对道安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道安到襄阳后,两人共研佛理、互相吸收、互为借鉴、互相解释,两人成了学术交流的亲密伙伴。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刘表在襄阳开办了荆州官学。荆州官学教官宋忠等人儒道兼综,形成了荆州学派。魏晋时期,山阳王弼在荆州学派的基础上,通过注释《老》、《庄》、《易》,将儒道融合研究,又形成了魏晋玄学。东晋时期,释道安在襄阳弘法时,大胆革新,"洋为中用",以王弼的"贵无派"玄学理论解释佛教般若学,创立本无宗。形成了一种既像印度的般若思想,又像中国的玄学思想;既不同于印度的般若思想,又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的新理论。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印度般若思想和中国《老》、《庄》、《易》思想的合流。道安所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般若学与在襄阳创立的荆州学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源于襄阳,成于襄阳。  相似文献   
3.
唐代襄阳诗人孟浩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有不少人解读,但都把龙泉寺解读为庐山龙泉寺,认为孟浩然此诗在庐山所作。其实,孟浩然所描写的龙泉寺在襄阳望楚山下,是道安派慧远创建的寺院。慧远离开襄阳后,到过湖北当阳,而后到庐山,沿途创建的寺院皆称龙泉寺。故庐山龙泉寺是慧远从襄阳带去的名字。孟浩然虽到过浔阳(今九江),所作诗并未直接描写庐山龙泉寺,而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从其中描写的环境、提到的僧人等情况看,都是写的与孟浩然家只一里之遥的襄阳龙泉寺。  相似文献   
4.
道安南下襄阳后,从管理体制上提出了“依国主立佛法”的原则;在理论上创立学派,兴起中国式般若学;在组织上建立了以道安为核心的释姓汉僧网络;在制度建设上探索了中国佛教的管理新路;在信仰上创立了一种适应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模式.道安从各方面进行的改革,全面解决了佛教中国化的问题,使他成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道安一生的著作起码有53部(篇).按类型分:佛经作序20篇,佛经作注20篇,著述13部(篇).按传世情况看,共有30部(篇)亡佚,目前仍传世的有23部(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