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正在不断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训练有序,就能促使这种过渡加速进行。所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加强双基的同时,注重加强思路训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例如:“苹果树有780棵,____,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我先要求学生补出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分别提出下面两种类型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下面想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的看法。1、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时,要让学生对它的各自的本质特征有一具体的完整的认识。因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殊形式,长方形所有的特征,正方形都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重应用题、轻计算,重结论、轻方法的现象。有的老师认为四则计算题比较呆板、机械,不象应用题那样灵活、变化多样。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死记法则进行计算,不注意对不同的计算内容提出适当的速度要求,更不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忽视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培养。如此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在计算时往往是快而不准,准而不快,思维也比较呆板,进而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据此,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方法,让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1987年第一期起,开辟《小学数学教学咨询》栏目。开辟此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掌握教材,交流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个栏目,踊跃投稿,使她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小学生已掌握元、角、分的化法、聚法及简单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商品价格的实际例子来讲解小数的初步知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以便学生尽早地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为第七册系统学习小数知识作好感性上的准备。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三个部分,一共安排了五个例题和三个练习。教材一开始列举了钢笔、墨水、铅笔的标价,直观地引出了小数。在学生看这些实物标价的基础上,教材中讲述了商品标价一般用“元”作单位,把物品的价钱写成小数。并且说明小圆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即小数的整数部分);小圆点右边第一位第二位分别表示“角”、“分”(即小数的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