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设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层递进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所设想的分层递进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对教学过程基本动力的认识。分层递进教学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我们赞成达尼洛夫关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动力,两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被破坏是学业不良的基本原因的观点。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是由他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发展水平与对某一项学习的具体准备状态决定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学生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在考查中,既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应以多方面、实行多因素、多层次的内容选择,因而它必然具有综合的特点.据此,我们设想把小学毕业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目标分为基础知识,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五个方面.由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渗透于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之中,因而我们将综合评价分解为四项测验:即小学毕业生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能力测试,其权重按上述次序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如经济学、史学、文学、社会学等,都出现了繁荣景象,探索、争鸣之风颇盛,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和深化,研究领域也被拓宽.由于现代自然科学与西方科学思潮的推动和渗透,哲学研究方面所开拓的新领域尤为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界的空气却显得十分沉闷.尽管十年来我国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进展的速度与四化的要求及人们的期望还相去甚远.教育界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就教育界本身而言,严重的自我封闭倾向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5.
四年前,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重点项目“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任务。这是一项以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学习困难学生个体内部诸因素、个体与外部、班级中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层次学生的相互联系以及其他各种相互联系的内容、方式、变化方向和趋势,从而把握学习困难学生作为个体和群体的结构和功能,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语文测验要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在测验编制时适当运用教育统计手段,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往往视教育统计为畏途,觉得难以涉足.其实,掌握一些常用的统计手段,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此孜孜不倦,但目前的教育实践离开这个目标的实现依然相当遥远.一百多年前,人们开始对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即个别化教学问题,开展各种实践探索.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看,目前的对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班际区别教学",主要措施是将具有不同学习可能性的学生编入不同的班级,包括按学业水平分班和按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等因素分班,以体现区别对待.江苏蠡园中学探索按"情态"水平分班并由学生自主选班,是一种有新意的尝试.另一类可以称为"班内区别教学",即在异质班内采取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措施,以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上海华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原飞虹中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分层递进教学"实践,是国内较早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我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持续发展”,但许多青年校长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理念”一词理解上的模糊——究竟什么是教育理念钱在森:先举些例子:“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的提法对不对?对的。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再比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提法也不错,但怎么样才算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些例子说明应该对事物发展的矛盾性有全面认识和把握。简单一点讲,我认为既然能够成为理念,就应该可以对内涵作出解释,而且是比较系统的解释,如果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只能是一种看法;另外,理念应该是可以操作的。胡兴宏: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办学思想,说白了就是把学校办成什么样。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我认为这是关键。教育理念应该是办学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进行一次学生成绩考试需要经过制订测试目标、编制试卷、在适当时机实施测试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等步骤。测试的科学性是由以上四个环节来保证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是编制试卷,因为测试目标必须通过试卷来具体化,实施测试、获取关于学生学习质量的信息又需以试卷为工具。而一份试卷是由一道道试题组成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测试的科学性取决于命题的科学性。那末,怎样命题才能算是科学性较强了呢?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试题要有明确的测量目标。 教师编拟一道试题总是有一定意图的,即希望通过学生对某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达到某一教学目标的状况。在书面测验中,测量目标是由解答试题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因素构成的。在考试命题时,不少教师感到知识要求尚易把握,能力要求难以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要教师表面应付性地“参与”很容易,但要教师怀着一种激情来真正地参与不容易。 要使校本研修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能哗众取宠、搞花架子,要求真、要务实。[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