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目前使用的非实验教材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如何用新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呈现给学生赋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目标的“学材”,让现有教材焕发新的活力,成了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滴体会。一、调用经验,让教材“近”起来《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目前使用的教材尽管在原教材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作为过渡性教材,它显然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  相似文献   
2.
胡利芬 《江西教育》2002,(22):26-2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一旦到了毕业总复习阶段,因为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又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往往会错过总复习这一特殊阶段培养学生潜能的良机而陷入“题海”的泥潭。诚然,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灵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上,但“题海”不是好战术,它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真正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欢乐,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发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趣味性,在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通过对教材符合科学性的“创造化”建构.才能使教学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