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过程,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导什么”和“怎样导”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以“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为目的的实用导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帮助学生披文入情。除向学生简介历史背景、作者有关情况等外,还可联系实际生活因势利导。我在教学《普通劳动者》分析林将军和小李组成“互助组”后发生的两次“争执”时,就有深刻的体会。 林将军和小李整好筐绳后的第一次争执是小李偷偷地将筐绳移近自己一边,林将军发觉了这个“舞弊”的作法以后争执起来,也将绳子移到自己一边,小李又  相似文献   
3.
自深圳市宝安区践行胡滨教研员提出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以来.新课标的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成为避免低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重视吟诵、品读、体味、领悟等学习方法”.主张“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课’,  相似文献   
4.
导读是教师对学生课文阅读的引导启发、激趣给力的阅读教学过程。良好的导读能够建构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堂。经常听到“巧问激趣”、“对话互动”、“课堂鼓励评价”等这样的导读方式,但很少听说“联系导读”这类提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过程,同样,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导什么”和“怎样导”的过程。“导什么”、“怎样导”,一些教师教学中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谈整体的横向概括与具体纵向深入分析评价的关系”“大问题引领小问题策略”“层层提问导读”“学会抓切人点”“学生质疑导航”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更好的方式,笔者认为还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6.
同在20年代初,郭沫若创作了诗歌《天上的街市》,鲁迅创作了小说《社戏》。“天上的街市”美丽富饶,人们的生活自由幸福。《社戏》中“我”的外婆家平桥村环境幽静,民风淳朴,劳动人民纯洁善良,友爱无私,生活自由,是童年的“我”难得的“乐土”。“街市”和“乐土”是两位作家在黑暗社会里描绘出来的两个艺术意境,其思想意义都是对社会的思考。辛亥革命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列强瓜分掠夺,人民生活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