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花费的心血委实不少,但究竟如何提高则所见各殊。就当前而言,我认为,要着力解决下列三个问题:一、兴趣,二、基础,三、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从教师指导方面说,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要做到五个“要”字,即要引向生活、要导之以方、要励其自改、要补其所短、要促其奋发;最应防止的,是三个“过”字,即限制过多、抑扬过实、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3.
对于写文章,从来人们都是十分看重的,大家都熟悉的,魏文帝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就说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然,中学生的作文,与这里所谓“经国”的“文章”。似不能相提并论,但据此也足以说明作文的重要。不是么?文章历来都是权衡语文水平(甚至人的智能)的一个重要尺度。远在封建时代开科取士的依据,就是文章:“文革”的高考检验考生语文能力也主要是一篇作文;即使是现在,考查学生语文成绩,作文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考是十五分之六)。 学生作文如此重要,照理说,作为语文教师,毫无疑义。应予以特别重视。但究诸现状,却不尽然:甚至还很有些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实际上是一篇议论文,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肯定了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崇高品格,给了他以十分恰切的历史评价,是论述孙先生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既全面而又中肯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要点 (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阐明从师之道,即从师的重要性和从什么人为师)。 (二)掌握对比论证和排偶句法。二、训练与自测 (一)文章立论的根据是什么? (二)韩愈提出“从师之道”的新意何在?有什么封建性的糟粕? (三)韩文有何独特风格?在《师说》中如何体现的? (四)韩愈在“唐宋八大家”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五)就本文中有虚字“所”的句子,说明其不同用法,并加以翻译。 (六)注释下段文字中加括号的词,并简  相似文献   
6.
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下述四个“认真”是提高高三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认真学习,领会要求首先必须弄清楚:在作文方面,高考对于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什么?其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考《考纲》都有具体说明,高考作文“分项评分标准”,更从内容、语...  相似文献   
7.
三“过”不能限制过多。记得高一时进入说明文单元,教了《景泰蓝的制作》和《眼睛与仿生学》,我给学生命题:用比较说明的方法,写早锻炼的好处。这道作文题的特点是给学生限制了写法,这实际上就是约束学生写作的思路。本来,这篇作文,就题材说,写早锻炼,学生是有内容可写的,但一经限  相似文献   
8.
《就是那一只蟋蟀》(高中语文第四册)是一首当代新诗。 鉴赏一首当代新诗,我想,第一要着应是把握好诗的独特之点,即紧扣它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鉴赏。 那么《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新诗具有哪些特点呢?反复思量,我认为,从高中学生学习鉴赏的角度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学问我:“怎样才能读懂一篇现代文?”我的想法是: 一、从全篇着眼从全篇着眼,就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抓住文章的“文眼”,联系全文来领会,就定然易于读懂了。这里所谓“文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文章里体现文旨的词句,抓住它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心里颇不宁静”,不就是作品的“文眼”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作者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幻想超脱现实,又不可能,因而思想上矛盾重重。而整个作品所表达的,也正是这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抓住这一句,对理解全文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眼”是我们阅读文章时必须紧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科学性、文艺性、条理性等方面的特点; 学习本文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二、自读指要: (一)从科学性、文艺性和条理性三方面,就《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逐一进行比较(既可条述,也可表解)。《荔枝图序》原文: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二)文章运用了描写性引用、议论性引用、考据性引用等多种引用说明的方法,试按要求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