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曾一度在学校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重科学 ,轻人文”之风已基本得到好转。尽管如此 ,笔者认为 ,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主要载体的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强人文方面的教育 ,这是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由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决定的。下面拟从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新《课程标准》呼唤语文学科要加强人文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 ,语文课程有着多重功能 ,…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在写该文的五年前,作者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发表于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这前后两篇散文,虽字句有些不同,但所述反对小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风筝》不是毫无根据的艺术虚构。怪不得有人说:“这一篇……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穴李柯林《〈野草〉注释》雪《风筝》叙写了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感情折磨。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很是嫌恶,以至对小弟喜爱风筝采取了一种粗暴禁止的态度。可后来“我”看到了“一本外…  相似文献   
3.
《龟虽寿》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东汉末年,居住我国东北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不断掳掠汉民,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曹操奏凯而归后已53岁,但战乱并没有完全消除,祖国还没有统一。当时,积极入世,消除战乱,恢复封建治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曹操虽到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他把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融汇在诗章之中。诗的开头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神龟,语出《庄子·秋水》,腾蛇,语出《韩非子·势难》),说明神物寿命虽长,神通虽大,都…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