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青年时代当过教师.最近,我重读韬奋在狱中写的自传《经历》,深感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韬奋自幼家境贫寒,求学时代是个苦学生,除自己的求学费用全靠自给,还要负担弟弟的读书费用.为此,不能不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兼做家庭教师.大学毕业后,因一时得不到机会进新闻界,当了七、八年的兼职教师.韬奋当教师虽然是为生计,但他把教员视作"一种有趣味的工作".他每天上午要教三、四小时课,"忙而不甚觉其苦".在他看来,与天真、可爱的儿童、青年朝夕相处,是十分愉快的;即使遇到一、两个棘手的学生,教师也不应自馁.他在宜兴县蜀山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7日,来自十一个省市和上海的300多位语文专家、学者和教坛同行聚集在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庆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从教四十周年并参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国家教委师范司给研讨会发来了贺电。上海市政府教卫办主任王生洪在贺信中赞誉于漪老师是上海普教界、师范教育界的一位代表,一面旗帜。张志公、罗竹风、陈伯吹、刘国正、陶本一等知名人士特地撰文题诗表示祝贺,高度赞扬于漪在学问、道德和教书育人三个方面的成就。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田小琳女  相似文献   
3.
于漪老师从事语文教学数十年,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善于在每堂新课的导语上下功夫,化力气。她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她每教一篇新课文,总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设计不同导语,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于漪老师设计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  相似文献   
4.
去年秋末冬初的一天上午,我去拜访罗竹风同志,就师范教育的一些问题,请教这位著名的学者,聆听他的教诲.罗老强调指出:小学教师是人类的希望,师范学校要努力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我们的话题从国外师范教育开始.罗老说:"日本和法国等一些国家,对师范教育十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